9月25日,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庞书纬在座谈会上发言。
新华社青海分社记者 庞书纬
不久前,我们有幸参加了已故青海省原副省长尕布龙先进事迹报道。作为新华社记者,这次报道,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一辈共产党人一心为民、严于律己、真抓实干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支撑着尕布龙数十年如一日,俯下身子倾听人民疾苦,全心全意解决百姓困难,“把党和政府的好形象、好作风、树在群众‘家门口’、立在百姓‘心坎上’”。
在尕布龙先进事迹采访、报道过程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前所未有的震撼,是灵魂深处的洗礼。
尽管在此之前,尕布龙一心为公、不谋私利的党员本色,在青海早已有口皆碑,但真正来到尕布龙的养女召果力家中,眼前的一切,还是出乎我们的意料:整个房子只有80多平方米,布局显得非常局促;很多家具都是上世纪90年代的样式,地板几乎是市面上最便宜的类型。
客厅的橱柜上,摆放着尕布龙的遗像,神情安详;遗像旁边,是2001年尕布龙荣获的首届“母亲河奖”奖杯。
更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目前召果力的户口仍在老家海晏县哈勒景乡永丰村,全家重要经济来源,是年过花甲的她与朋友一起开馍馍铺。整个店面算上厨房,只有20多平方米。召果力经常需要早晨6点起床,和面、发面、蒸馒头,靠微薄的收入来贴补全家的生活费用。
尕布龙几十年严于律己的坚守,如今早已成为后辈秉承的家风。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尕布龙对家人“严”,还特别表现在面对晚辈求学、就业,坚持不开任何“口子”。1990年,大外孙东主仁青报考中专仅差2分,当他怯生生地向外公求助时却吃了闭门羹。复读一年后,东主仁青考上了卫校,从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海晏县基层砂场当修理工。省城几所大医院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主动要求录用东主仁青,再次被尕布龙婉拒。
2006年,年龄最小、最受疼爱的外孙女达什姐莉从青海大学毕业。尕布龙不顾身边人劝阻,坚持让她回到哈勒景乡工作。经过几年历练,达什姐莉如今已是三角城镇党委副书记,能用一口流利的蒙古语,兢兢业业地为乡亲们服务。
关于家人,尕布龙生前曾说:“孩子长大以后参加工作,不能靠领导来办,还得自己努力。”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尕布龙的“严”,有时甚至到了“不近情理”的程度。面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刚刚出现的吃喝之风,尕布龙敢于不留情面、当面呵斥,甚至愤然离席。然而,在“不近情理”背后,透射出的是尕布龙同志来自人民、热爱人民的公仆本色,正如他在生前所说:“这不是一顿饭的问题。这样下去,就会‘吃’坏风气,风气坏了是大事。”
采访中,另一个让我们印象深刻的细节,是尕布龙植树,经常认真到了“较真”的程度。看到有人插红柳时用脚将红柳苗踩进土里,树苗很容易损伤,影响成活率,他郑重地要求大家用手将红柳苗一点点插入,就连深度都要一株一株地测量。为了森林防火,每到逢年过节万家团圆,老人总是一个人守在林区,与树为伴。
尕布龙生前曾多次说:“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作,千万马虎不得”,在“较真”的背后,我们感受到的,是老一辈共产党人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奉献精神和担当精神,是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忠诚的公仆意识。
除了对自己、家人、身边人近乎苛刻的严格,尕布龙身为长者的“可爱”,同样让我们印象深刻。他每年都会利用过年回家的宝贵时间,帮牧民放羊;和农牧民在一起,用最朴素的语言,把党和国家的政策深入浅出地讲给他们听。此外,还和基层百姓做朋友、攀亲戚,和小树苗“唠家常”等等。所有的这些“可爱”,说到底都是老人和土地天然的亲近感,是与群众之间血浓于水的深情。
另一个触动人心的细节,是2014年《西宁晚报》推出评选影响青海历史人物,数千名市民不约而同地联名推荐尕布龙,一位老教师还专门送来厚厚的材料,其中有剪报,有打印稿,还有手写稿,全是尕布龙的事迹。
“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老百姓的口碑,就是对尕布龙一生的最大褒奖。
采访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尕布龙工作、生活的时代正渐渐远去,今天,尕布龙精神过时了么?
没有,从来没有!这,正是我们采写尕布龙事迹的动力。
我们新一代共产党人、新华人,学习尕布龙精神,要学习他终身执着的理想信念,时刻铭记党的培养和人民的养育之恩,“俯首甘为孺子牛”,为百姓的幸福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