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正文
北京治理生态环境效果凸显 多种野生动物重现京城
2017-09-12 08:06:17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河湖还清 湿地恢复 北京治理生态环境的效果逐渐凸显

  多种野生动物重现京城

  阔别12年的野生白天鹅再次回归清水河、“水质状况监测鸟”重回京城、被称为衡量生态环境“指标物种”的豹猫首次在野鸭湖湿地近距离观察到、苍鹭的观测数量创下历年之最……北京青年报记者寻访发现,今年以来,多种野生动物在北京重现、扩繁,北京持续治理生态环境的效果逐渐凸显。

  白鹭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苍鹭:今年观测数量创历年之最

  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建成了国家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工作人员每天都在现场开展监测工作。据监测站负责人方春介绍,自2013年开始,发现了十几只苍鹭,“最近几年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今年我们在湿地里看到了400多只苍鹭,数量为历年最多。”此外,野鸭湖湿地还首次观测到白翅浮鸥。

  苍鹭、白翅浮鸥等都是春季迁来繁殖地,天凉后再迁到南方越冬。它们出现在野鸭湖湿地,说明这里的生态环境已非常适宜它们栖息繁衍。“过去只是迁徙过来的,现在开始筑巢繁殖了。”

  方春介绍说,苍鹭等水禽数量变多,一方面是由于水质更加清澈,野鸭湖湿地公园补给用水是从官厅水库、妫河引过来的。近几年通过河道治理,水质有了很大提升。另一方面是野鸭湖湿地的生态环境更加适宜。近年来,野鸭湖湿地公园采用人工调控水位的方法,春夏季节降低水位,增加滩涂面积,利于水禽繁衍。今年又恢复了一片湿地——千亩荷花池,有芦苇等植物的遮挡视线,聚集了很多苍鹭在那里生活。

  天鹅:阔别12年再次回归清水河

  今年3月份,密云区太师屯镇芦各庄村清水河聚集了近40只迁徙途中的野生白天鹅,时而优雅地在水面嬉戏觅食,时而在上空低翔。

  据了解,每年三四月间,天鹅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中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水塘、沼泽、水流缓慢的河流和邻近的苔原低地和苔原沼泽地上,冬季主要栖息在多芦苇、蒲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大型湖泊、水库、水塘与河湾地方,也出现在湿草地和水淹平原、沼泽、海滩及河口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也吃螺类和软体动物。

  野生白天鹅在迁徙途中需要停歇,时间短则两三天,多则半个月。在芦各庄村清水河聚集的近40只迁徙天鹅,一停就是十几天,“说明它们真心喜欢这片水域。听当地的林业站站长说,上一次这么多野生白天鹅长时间停留还要追溯到2005年。”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问起野生天鹅回归的原因时,该负责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得益于密云水库周边生态环境改善了!

  豹猫 摄影/李兆楠 图片来源:北京青年报

  豹猫:衡量生态环境的“指标物种”

  豹猫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北京的“遇见率”极低,鲜有人用肉眼观察到过。今年7月底,北京动物学会理事李兆楠在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夜探途中,发现了两只豹猫幼崽,相聚不足10米。豹猫的出现,通常被认为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达到了指标性水平。

  据了解,豹猫为小型猫类,属于夜行动物,善于游水,尤其喜欢在水塘边、溪沟边等处活动和觅食。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周围环境影响不断加剧,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代价。目前,全球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大量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威胁,豹猫成为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

  豹猫的食物来源有两大类,一类是小型啮齿类动物,如小老鼠,另一类是雏鸟。近几年,随着野鸭湖湿地保护恢复工作的效益逐渐显现,候鸟开始大量繁殖,这为豹猫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李兆楠说,出现豹猫,通常认为生态环境已经达到了指标性水平。“我们把一些动物称为‘指标物种’,比如,看水质是否足够清澈干净,通常会观察里面是否有三角帆蚌、褐河乌、白顶溪鸲等指标物种。豹猫也是如此,它是衡量低海拔地区生态环境的指标物种,它的出现,意味着当地的生态系统已经十分健全了。”

  白鹭:水质状况监测鸟重现京城

  因白鹭对环境较为挑剔,被称为“水质状况监测鸟”,享有“环保鸟”的美誉。随着北京水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今年,“水质状况监测鸟”们不再“嫌弃”北京的水面,在萧太后河、清河、凉水河、西蓄等众多水面处都有了其飞舞、觅食、休憩的身影。

  通州台湖镇铺头村的村民们近两个月来,已经习惯于穿村而过的萧太后河上的上千只白鹭栖息。迈着长腿的白鹭,时而在浅滩中低头觅食、时而惬意梳理着毛发。“上千只白鹭同时在这儿落脚,还真是头一回见。”不少在村里生活了半辈子的村民都这么说。而这样的场景在位于上游朝阳区的萧太后河马家湾湿地也在上演着。昔日的“牛奶河”成为白鹭们的“圣地”。

  而在西五环晋元桥附近的西郊砂石坑,湖水清澈、碧草如茵。约10万平方米的湖区用游步道、小桥勾连,显得错落有致,自上而下5条环湖路全部建成,深达近30米的大坑四面护坡种满了乔木、灌木和鲜花,令人赏心悦目。中间的湖面处不时有白鹭掠过。昔日的“满目疮痍”如今成了百鸟园。昔日“粪便直排”的清河,如今也有了“白鹭湾”的雅号。

  释疑

  为什么禽鸟回来安家?

  白鹭,因其对环境的“挑剔”,被称为“水质状况监测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是唐代诗人杜甫所描述的美景。而今年的北京城,“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景致则在多个水系重现,萧太后河就是其中的一个。

  萧太后河治理起点为西大望路,途经南磨房、十八里店、垡头、豆各庄、黑庄户,进入通州境内,全长12.4公里。据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萧太后河遭遇工业污染,不复清澈。每天数万立方米污水直排入河,且沿线污水处理能力滞后,使萧太后河臭不可闻。“别说大群白鹭落脚,就是小鱼小虾,也渐渐绝迹,成为臭名远扬的‘牛奶河’。”因此,在北京的黑臭水体治理中,萧太后河是一场关键之战。

  自去年11月正式入场施工到现在,通过截污水、补中水等方式,萧太后河一改“牛奶河”的面貌,开始初步显现水清岸绿的景观。“此次治理强调生态环保,像马家湾蓄滞洪区的护坡上就没有使用水泥或石头衬砌,而是使用的透水性强的土工石笼袋,净化水质效果好,利于植物生长。这样,也使得鱼类能大幅增多,也就引来了白鹭等水鸟。”马海涛说。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生态学博士胡运彪也肯定地指出,大量白鹭和其他水鸟的到来,说明有着充足的食物(鱼、虾以及水生昆虫等),而这些食物的生存和水质息息相关,“这从侧面说明,北京的水环境治理是卓有成效的”。

  随着水位上涨,越来越多的鸟类开始在密云水库安家落户。“相信到了11月份,会有更多的鸟类在回迁南方的途中,流连于我们北京的水面。”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除了河湖水道的治理,近年来,北京湿地的恢复保护也吸引了大量野生水鸟栖息繁衍,野鸭湖湿地的禽鸟种类由2000年以前观测到的247种增加至目前的308种。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位于延庆区的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是北京首个国家湿地公园,更是市(省)级自然保护区。早在2009年,公园就开始对大堤北侧的芦苇湿地进行蓄水恢复。数年过去,那里形成了又高又茂密的芦苇塘,再加上游人无法进入,吸引了大量苍鹭、草鹭、白鹭在此生活繁衍。

  据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至今,累计恢复退化湿地2万亩,扩大了水禽栖息地。同时,实施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项目课题“北京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恢复了包括香蒲、扁秆藨草等在内的其他湿地植物优势种,使湿地重现生机勃勃的景象和多样化带状分布的不同湿地植物群落,吸引了黑水鸡、白骨顶等在此区域栖息和觅食,蜻蜓、蛙类、小型湿地鸟类等各种动物类群种类与数量在保育区大幅度增加。目前可以观测到白肩雕、遗鸥、白鹤等10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灰鹤等40余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最近还新发现了华北唯一食虫类植物——狸藻。

  今年,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把18公顷苜蓿地改造为适合不同水鸟的栖息地,并设置各种类型的浅滩,供鸟类繁殖、觅食、休憩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完善,苍鹭、白鹭等水鸟的数量大幅增加,野鸭湖湿地早已成为野生鸟类的迁徙中转站。

  北京有可能重现野生豹吗?

  北京在历史上曾出现过野生豹、狼,但已经多年未见了,将来有没有可能重现呢?

  “豹猫给我们带来了希望,至少我们又朝这个方向迈进了一步。”北京动物学会理事李兆楠说,在野鸭湖湿地这片区域里,豹猫跻身于食物链顶端,是衡量低海拔地区生态环境的标志性物种。但是,如果把观测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山林地区,食物链条再往上发展,就是豹、狼等猛兽了。

  李兆楠告诉北青报记者,现如今,在山西境内能够观测到野生豹,而北京和山西只隔着一道太行山脉,如果北京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可以供野生豹捕食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山西地区的野生豹也许就有可能“溜达”过来,在北京再次出现。

  讲述

  “巧遇”豹猫幼崽

  近距离观察20分钟

  “听说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里有豹猫,但从来没人见到过。”李兆楠是北京动物学会理事,长期开展生物分类和生态学方面的教学研究。今年4月初,他到园里探寻豹猫的足迹。豹猫的体型与家猫相似,不过,它可是食物链顶端的一员。中国猫科动物保护联盟曾派人到豹猫北方亚种出现概率最高的地方——山西吕梁调研,“一共去过4次,只发现了2秒钟,一晃而过。”李兆楠说,豹猫属于夜行性动物,很难见到,在北京就更难了。

  刚开始去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时,李兆楠并没有想过见到豹猫“本尊”,只是依靠寻找粪便、皮毛等观察豹猫存在的痕迹。今年7月底,在一次夜探途中,李兆楠拿着强光手电,突然发现树枝上闪出了“四个小灯泡”。“一般夜行动物的瞳孔会张得非常大,便于在黑暗的条件下观察周围事物。如果有强光照射在眼睛上,就会反光。”李兆楠定睛一看,两只“小猫”趴在树上,颜色条纹非常深,双眼之间还有两条很重的白色条带,尾巴特别粗,甚至比腿还粗……这一系列典型特征让李兆楠意识到,他发现豹猫了!而且是在如此近距离的范围之内。

  这是两只豹猫幼崽,李兆楠观察了足有20分钟,并用手机和单反相机拍摄下不少珍贵画面。“当时是7月底,刚过豹猫的繁殖期。两只小豹猫的出现,让我意识到,豹猫在北京野鸭湖湿地公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繁衍生息,这次观察非常难能可贵。”李兆楠的话语间流露着掩饰不住的兴奋。记者 王斌 解丽

+1
【纠错】 责任编辑: 王萌萌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飓风“艾尔玛”登陆美国佛罗里达
飓风“艾尔玛”登陆美国佛罗里达
埃及发现距今约3400年阿蒙神金匠墓
埃及发现距今约3400年阿蒙神金匠墓
广州:下班路上遇车祸伤者 空姐跪地抢救半小时
广州:下班路上遇车祸伤者 空姐跪地抢救半小时
武警山西总队首批新兵入营
武警山西总队首批新兵入营
浦东新区 探路先锋蹄疾步稳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27112164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