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孩子们若能在自己的节日进影院看一部好电影,大抵会很开心。不过,他们如果看的是一部叫《功夫熊猫2》的电影,那么艺术家赵半狄应该会很不开心。
为了抵制这部电影,赵半狄在该片公映前,曾向中国各地影院经理发了一封公开信,呼吁六一儿童节期间,“千万不要让下一代的头脑被美国快餐麻痹”,他还分别在北京和广州的报纸上刊登广告,号召观众拒看。因为在这名艺术家看来,该片是对中国的“文化入侵”。
不知道区区一部喜剧动画片,能否担当起“入侵”的重大使命。但我知道,提到“入侵”,大多数国人的心可能会条件反射般地隐隐作痛。毕竟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日复一日被加深的记忆中,“入侵”两字凝结着太复杂的情感。其中有暧昧不明的民族自信与自卑的相互纠缠,也有难以言说的国仇家恨。不管怎样,一旦它成为说辞,便格外容易挑逗民众的神经。
尤其对于一个拥有屈辱的历史记忆和期待伟大复兴的民族,民众内心时而汹涌时而平静的民族情绪,也很容易在一些义正辞严的鼓动下骤然升温,变得人心沸腾。那些明此理擅此道者,轻易便能借势达到一己之目的。
其实,在2008年《功夫熊猫》上映时,赵半狄便曾发起过抵制行动,声称“不容许好莱坞在劫后余生的中国捞金”。有意味的是,赵本人并未看过他所抵制的影片,他只是担心当时“灾区人民情绪不是很稳定”。那时的中国刚刚经历汶川特大地震的创痛,这种不知影片内容如何的“盲目”抵制,一度导致该片在四川地区停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