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9版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2021-07-09 15:41:12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9版

收工回营,拉手风琴者为闫欣秋(摄于1955年)。

 (作者供图)

这是新疆可克达拉盛开的薰衣草花海。

新华社资料片

  闫珊

  一首流行情歌《可可托海的牧羊人》走红网络,并登上2021年的春晚舞台。“心上人我在可可托海等你,他们说你嫁到了伊犁。是不是因为那里有美丽的那拉提,还是那里的杏花才能酿出你要的甜蜜。”也许是歌词打动了疫情期间居家的人们,不少人千里迢迢奔向伊犁,以致今年伊犁的旅游黄金周时间提前了近3个月。5月的杏花沟、那拉提,人比杏花密。

  伊犁,似乎是情歌钟爱的地方。“我骑着马儿唱起歌,走过了伊犁。”这首维吾尔民歌《阿瓦古丽》美妙悠扬。刀郎的“阿瓦古丽”却带着忧伤:“她带着我的心穿越了戈壁,多年以前丢失在遥远的伊犁。”

  但要论与伊犁相关,影响范围最广、流传时间最长的情歌,当属《草原之夜》。这首在伊犁诞生的情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著名东方小夜曲”。

  若说这首歌间接地改变了伊犁的地貌景观,你可能会觉得诧异。歌词中写道:“等到那千里雪消融,等到那草原上送来春风。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这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但更像一个预言。可克达拉真的大大地改变了模样!这首歌诞生半个多世纪后,一座因它得名的军垦新城可克达拉市,在伊犁河畔拔地而起。

  一座军垦新城为什么以歌命名?怎样的山川历史、人物故事,才成就如此动人心弦的旋律?这就要从歌曲的诞生之初说起。

唱劳动,唱爱情

  1958年,为向国庆十周年献礼,中央决定拍摄一批大型彩色纪录片。对于拟在新疆摄制的影片,周总理作了三点指示:一要讴歌军垦将士忘我的社会主义劳动热情,二要反映新疆13个兄弟民族的亲密团结,三要体现西部边境中苏两国的友好情谊。1958年初秋,八一电影制片厂张加毅导演到新疆调查研究、体验生活。他选定了兵团第四师的一个军垦农场作为外景地,认为这里完全符合周总理提出的要求。该农场位于伊犁西部边境,这一带称为可克达拉。“可克达拉”是阿尔泰语系“绿色的原野”的意思。“当时在可克达拉这片荒原上,万人垦荒会战正热火朝天,军垦战士和各族儿女共同开荒拓土,展示出一幅激动人心的创业画面。”兵团史志办原处长、兵团史志专家陈平说,“地处可克达拉的兵团四师六十四团边境农场,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新疆军区一致选定为影片的拍摄地。”

  亲历者回忆,一天傍晚,张加毅和曲作者田歌在可克达拉原野上骑马,偶遇一个迷人的场景:一群年轻人正围着篝火烧烤,有个少数民族战士在弹琴歌唱。张加毅上前问唱的内容,战士们回答说,唱劳动嘛,唱爱情嘛,唱今天嘛,也唱明天嘛。“张加毅听了非常激动,手边没有本子,马上掏出个香烟纸盒,记录在上面。”一直致力于兵团历史研究的陈平,曾经和曲作者田歌见过面,了解了当时的情景。“张导很激动,因为一下找到纪录片要表达的主题,那就是各族人民歌唱劳动和爱情,歌唱新生活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晚,张加毅作词、田歌谱曲,《草原之夜》的歌声,就从可克达拉的原野上流淌出来。他们将这首歌确定为纪录片的主题曲。

一首歌,一个人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现居可克达拉市兵团四师六十六团的92岁老军垦闫欣秋,说起《草原之夜》这首歌,感叹道:“歌词好像就是为我写的,唱出了当年的心声,还唱出了后面真实的生活。”

  闫欣秋老人在20岁时从山西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他回忆道:“刚参军,在部队就遇上爱人闫秀珍。刚埋下初恋的种子,我就随大军徒步进军大西北,挺进新疆,进驻伊犁。她返回太原市继续读书,与我失去联系。”

  闫欣秋所在的兵团四师六十六团前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十万大军挺进新疆的第一团,也是进驻伊犁的第一团——英雄的第一野战军六军十七师五十团,电视连续剧《亮剑》就表现了这支部队在抗战中的英勇善战。这支劲旅在保卫延安、解放大西北中建立了不朽功勋。作为六军王牌团,奉命进驻伊犁惠远古城,在当地建党建政,随后开展大生产活动。1953年,部队整编后集体转业到兵团伊犁垦区五○农场,后改名六十六团,在塞外边陲伊犁河谷屯垦戍边。

  屯垦地区大多是荒芜草原,夏天蚊虫做伴,冬天搭盖苇棚、挖地窝子住。“开荒平地很辛苦。荒地有坡有坑,很多土包有一两层楼高,我们挖了,再一担一担挑到坑里,把地整平。我们每天干十几个小时,累成那样,还在竞赛谁开垦得多。”闫欣秋回忆当年战友们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尽快自力更生,不给国家和当地人民增加负担。“新疆冬天太冷,穿着毡筒走不动路,出去跑一天,带的馍馍发糕都冻成冰疙瘩,生病了得到的照顾也就是下碗面条。大家没有怨言,没有私心。”艰苦奋斗也带来了收获和自豪,他们第一年就吃上自己种的粮食蔬菜。

  夜晚,军垦战士们免不了思念家乡和亲人。闫欣秋惦记双亲的同时,年轻的心也在执着地寻找爱情。

  “当时虽然又苦又累,但是一得空就会想她。我托人多方打听,找到她的地址,开始写信。”闫欣秋回忆道。鸿雁传书,相恋八年,有着大专学历的共产党员闫秀珍放弃了大城市的前途,义无反顾地申请调到新疆。“就像《草原之夜》唱的,姑娘来伴你的琴声。1957年她来到新疆伊犁,我们就成婚了。新房是我之前3年连工作带住宿的6平方米土房,土墙、苇子房顶、草帘门、草纸糊窗,垒起的土块是桌凳。每次下雨,屋里四处漏雨。”婚后第二天闫秀珍就干起了农活,成了生产连队文化程度最高的新农工。“《绿色的原野》电影播放,她特别喜欢那首歌,第一个学会唱,在连队的宣传活动上表演,特别好听,还教别人唱。”

  《草原之夜》唱出了一个普通军垦战士的心声。看似一首抒情柔美的情歌,实则承载着大爱与奉献。

  “《草原之夜》是一首爱情歌曲,但它更是一首揭示军垦战士心灵的歌。”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上,兵团“荣誉军垦战士”田歌对记者说:“兵团人艰苦创业、舍家为国、建设边疆的精神无可比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草原之夜》!”

  后来闫秀珍被调入学校,从教师到校长,培养教育着兵团的第二代、第三代。他们的家也从连队搬到学校旁一排军营式的平房里。住房是土木结构,一家8口人挤在紧挨着的两间房里,住了20年。“遗憾的是她积劳成疾,过早离世。如今在我们当年拓荒的土地上,建起一座新城,名字就是可克达拉,所以我对可克达拉这个名字感情特别深。”回忆往事,闫欣秋老人感慨万千。

一首歌,一座城

  2015年春,国务院批准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直辖县级市可克达拉市,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管理。

  可克达拉市的成立,使兵团第四师实现了由屯垦戍边向建城戍边的转身,成为一个兵地融合、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化新城。

  “可克达拉市现在是城依水、水抱绿、绿环城,这种生态景观,我觉得放在全国看都很出色。”参与可克达拉城市建设的四师宏远建设集团员工马瑜富说:“市里要求我们,在盖楼的同时种树种花,做好水系。我们自己总结成‘路在林中,房在景中,人在园中’。等建筑工程一完成,建筑群就已经像在公园里一样了。”

  漫步可克达拉市伊犁河沿岸的滨河湿地,听河流和歌声的混响;在城市中心的朱雀湖公园凭栏观鱼,这里与伊犁河湿地相连接;参观工业园区博物馆,体验这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新城。可克达拉市周边有稻作文化旅游景区,有全国最大的薰衣草种植基地。伊犁是世界三大薰衣草产地之一,被称为中国薰衣草之乡、中国香料之乡。

  在《草原之夜》歌曲诞生地,建起了“可克达拉草原之夜风情园”,游人漫步其间,体验当年拓荒者和词曲作者的心声。

  今天的可克达拉市,依旧是充满激情、乐观与浪漫的地方。因为在牧区工作过,闫欣秋会说哈萨克族谚语。他经常带着六十六团老百姓宣讲团,走进连队、社区、学校,宣讲党史、兵团精神、民族团结。闫欣秋说:“作为老军垦,我们曾经吃过很多苦,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就想把这种对比讲给年轻人,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可克达拉,有人性的柔美,有山河的壮美,还有历史的苍凉豪迈之美。走出去,从更广阔的地域回看可克达拉,才会爱得深沉。

伊犁河水向西流

  可克达拉市横跨伊犁河两岸。

  伊犁河是新疆流量最大的河流。“人间无水不朝东,伊犁河水向西流。”汪曾祺《伊犁河》游记的开篇语,就在说伊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的内陆河,河水一直流到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巴尔喀什湖。

  伊犁河的水量是由其地理位置决定的。伊犁河谷是由北天山山脉和南天山山脉夹峙形成的喇叭状三角地形,向西敞开的喇叭口,接纳了大西洋的暖湿气流。气流进入伊犁河谷,由低向高爬升,在山前地带形成了丰沛的降水,数条山区河流汇聚成浩浩荡荡的伊犁河。

  伊犁河谷成为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也是中亚干旱大漠中一处名副其实的“湿岛”,被称为“塞外江南”“中亚乐园”。

  “中亚乐园”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宋元时代,成吉思汗把征服的广袤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次子察合台被封于中亚,就是著名的察合台汗国,都城设在阿力麻里城。最早这里是成吉思汗大军集结地和西征大本营,被欧洲人称为“中央帝国都城”。

  阿力麻里古城遗址就在可克达拉境内,《草原之夜》诞生地附近。

  因着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可克达拉市为自己确定了一个诗意的定位——“中亚湿岛·交响夏都”。“中亚湿岛”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交响夏都”则源自《草原之夜》。

  “夏天傍晚,在伊犁河边的望河亭,看着浩浩荡荡的河水映着可克达拉大桥的彩灯,听着滨河景观带传来《草原之夜》的旋律,特别美。”参与大桥设计建设的“兵二代”朱继亭说。

  有大河,就有大桥。兵团第四师成立以来,伊犁河两岸团场60多年不能直接通行的历史,因一桥飞架南北而结束。可克达拉市建起伊犁河上最大的一座桥——可克达拉大桥,这是新疆首座双塔混凝土斜拉索大桥,是城市地标建筑和著名人工景观。

  “可克达拉市主城区在伊犁河北岸。”参与可克达拉市史志工作的蒙凌燕说,“休息时间,我们经常过可克达拉大桥到伊犁河南岸玩。南岸沿河边是非常宽阔的天然湿地,那里沙枣树、红柳都是自然野生的,特别茂盛、特别美。再往南,就是团场一望无际的优质水稻田。”

  在伊犁河南岸,可克达拉市与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相邻。

  说到这里的锡伯族,不能不提他们可歌可泣的西迁壮举。他们从白山黑水来到伊犁河畔。清政府平息准噶尔之乱后,为了加强伊犁地区防务,从盛京(今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00多人,连同家属共3000多人,西迁到新疆伊犁戍边。他们经过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跋涉,才到达伊犁。他们驻扎边疆,抵御外侵,屯垦戍边,历史功绩不可磨灭。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就是当年的驻地,他们守护着这片绿色原野,伊犁河水也如母亲般慈爱地养育着他们。

  “伊犁河,伊犁河,川流不息,波浪翻滚。”锡伯族歌者英刚用汉、英、俄、法、维、哈、蒙和锡伯语8种语言演唱这首前辈创作的歌曲。

  伊犁河伴着歌声流淌,滋润两岸,成就了塞外江南、鱼米之乡。“小时候我在伊犁河游来游去,到对岸偷个西瓜,再推着瓜游回来,对面人也没办法,望河兴叹。”家住伊犁河北岸、在六十六团中学教书的任江涛说起伊犁河妙趣横生,“现在,人家对岸团场种的大米,成了新疆著名品牌。”

  沿伊犁河向上游而去,距可克达拉市约20公里,就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首府伊宁市。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又被称为“花城”“苹果城”,是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花园城市。

  夏日傍晚,孩子们在朱雀湖周围玩耍。马瑜富夫妇也常带着两个外孙女在这里漫步,孩子们已经是“兵四代”了。可克达拉市以及附近团场的中学生,有机会在师资力量一流的镇江中学读书,这是江苏省对口支援的项目之一。远处建筑工地灯火通明。傍晚,《草原之夜》的旋律从伊犁河畔滨河湿地传来,伴着各种语言、方言的说笑声,伴着鸟语花香。

  遥远的可克达拉,就这样变成了小康的模样。

屯垦戍边基因:从惠远到“林公渠”

  邻近可克达拉的霍城县,著名的惠远古城,与可克达拉有着同样的屯垦戍边基因。

  惠远古城曾是清政府统辖天山南北的伊犁将军驻地。其修建,始于18世纪乾隆皇帝大规模经营伊犁之时。“乾隆皇帝赐名‘惠远’,取‘大清皇帝之恩惠得以惠及远方边陲’之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原处长、编审刘向晖说,“当时以惠远城为核心,陆续在其周围建起惠宁、绥定、广仁、宁远、瞻德、拱宸、熙春、塔勒奇8座城池拱卫,形成当时新疆最大的城市群,统称为‘伊犁九城’,惠远为‘伊犁九城’之首,是全疆军事、政治中心。”

  1906年,一位中文名叫马达汉的俄国探险家进入新疆,考察了各地城镇,他在《西域考察日记》中写道:“惠远城是我看到过的最整洁、最美丽的中国城市……城市设计得很好,笔直的街道,又宽敞又漂亮。在主要街道的两旁,几乎都是官邸衙门,位居中心地位的是将军府。”

  惠远古城最著名的历史遗迹就是将军府,这是清代伊犁将军办公和住宿的营院。伊犁将军是当时新疆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各路驻边城镇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区。

  今天还能看到惠远古城城墙的部分残留。从1762年至辛亥革命爆发的近150年间,惠远一直是新疆政治、军事中心。

  从今天的地图看,伊犁九城连成的阵线,与现在的两条国道出奇地吻合。伊犁将军府和伊犁九城的设置,巩固了新疆的防御,也为今天伊犁的市、县、城镇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当年在为可克达拉这座新城命名时,几位老军垦还曾随同几位专家建议取名惠远,因为当年他们所在部队就驻防惠远,就地转业屯垦戍边也在惠远,屯垦戍边的主题贯穿历史和今天,但市名最终定为可克达拉。不过,对他们来说,两个地名都是热血和感情交融之地。

  说惠远,不能不提林则徐和湟渠。

  湟渠是用于浇灌的人工渠,其中一段就在可克达拉市六十六团地界上。

  1842年冬天,一个被贬谪的清朝高官,冒着大雪踏入惠远城,得到伊犁将军布彦泰的礼遇。他就是民族英雄林则徐。

  “虎门销烟后,他被流放到惠远,在这里居住了两年零一个月。”新疆财经大学教授任群罗介绍,“边关驻防,屯垦为要务之一,不仅可以解决军民粮草,还可以殷实这方土地。布彦泰知道林则徐治水经验丰富,来伊犁之前就曾治理过黄河水患,于是委托林则徐考察操办引水垦荒。”

  林则徐不顾年老体衰,实地勘察,决定从伊犁河支流喀什河引水,并选定了最佳引流地点。引水龙口工程最为艰巨,他自己捐资承建,历时4个多月,建成了龙口引水渠。因此后人称之为“林公渠”。随后不久,其他各段渠道相继扩建改造完毕,开闸放水。布彦泰上奏道光帝:“开垦阿奇乌苏山地,大局(渠)已成,渠道全通……十万余亩之地,一律灌溉,无误春耕。”道光帝的朱批是:“所办甚属可嘉。”

  这条渠就是湟渠,清朝时新疆最大的人工灌溉渠,也是今天伊犁河谷最大的农田灌溉渠之一。它绵延90多公里,从东向西穿越伊宁县、伊宁市、霍城县和兵团四师3个团场。

  林则徐即将离开新疆时,写了一首诗:“格登山色伊江水,回首依依勒马看。”格登山位于伊犁昭苏县乌孙山南麓,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交界处的一座圆形山峰,上面立着乾隆皇帝亲撰碑文、御笔题写的格登山记功碑,这是为纪念格登山之役而立的。清政府在取得这次胜利之后,改称西域为“新疆”,开始在新疆各地置官立府,设伊犁将军,行使中央政府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治理。

  格登山与湟渠,山与水的交响,是稳定与发展的和谐乐章,最可敬可佩的是唱响这乐章的无数有志之士和边疆建设者。

  兵团四师在伊犁河谷辖区,东起天山那拉提,北东南三面环山,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边境线旁,几乎都是四师的军垦戍边带。

  可克达拉市向西北约70公里,就是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霍尔果斯市,被称为中国离欧洲最近的城市。在霍尔果斯口岸建有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是我国首个跨境自由贸易区。远在隋唐时期,霍尔果斯口岸就是古代丝绸之路新北道路线上的重要驿站之一。

  从可克达拉市向西南行50多公里,是被称为“草原口岸”的都拉塔口岸。从口岸向西望去,哈萨克斯坦的茫茫草原尽现眼前。都拉塔口岸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接壤,这个历史上的西部民间贸易通道,现在是国家一级陆路口岸。

  “伊犁是古丝绸之路北道要冲,现在拥有具显著优势的贸易口岸资源,作为丝绸之路亚欧大陆桥的中间点,它沟通着东亚、中亚和西亚,并衍生出多条支线,连接了南亚和欧洲各地。”新疆财经大学教授任群罗说。

 

责任编辑: 李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