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说话,用档案发言,述说西藏和平解放史
新华社记者这样挖宝“藏”
“小难难”敬礼资料照片。张国华女儿张小康提供
《论迅速解放西藏之提案》档案照片。新华社记者旦增尼玛曲珠摄
撰稿/《宝“藏”档案》创作团队
毛泽东为何作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极端恶劣条件下,解放军是如何进藏的?刘伯承为何将进军西藏称作“第二次长征”?
如此厚重的历史,如何确保事实的准确性、权威性?如何从浩如烟海的档案中找出最有价值的档案?如何让档案价值最大化,讲好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
让历史说话,用档案发言。在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新华社推出融合报道新闻专题片《宝“藏”档案》。这部专题片截取历史瞬间,以6期短视频,从档案视角解读西藏和平解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产生了非同凡响的社会效果。
让我们走近《宝“藏”档案》制作团队,走近镜头里看不到的故事。
讲史先研史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今天的西藏,早已换了人间。高原的壮美河山,世人向往。70年前西藏和平解放的壮阔历史,更值得世人铭记。
历史是厚重的,历史是严肃的。解读历史,档案最有说服力,团队把目光瞄向了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决定采写若干从档案视角解读西藏和平解放史的报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团队认为,解读历史,首先要学习历史,尊重历史,读透历史,为此明确了“深挖洞,广积粮”的原则,不急于写脚本,不急于找档案,不急于拍镜头,而要求自己要先学史读史,找来《西藏解放史》《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毛泽东与西藏和平解放》《第二次长征》等书籍和资料,认真研读。
于是,如下的历史剪影进入了团队的视野——
西藏,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地方,是拱卫祖国西南边陲安全的前沿屏障。近代以来,英国先后于1888年和1904年发动两次入侵西藏的战争,图谋占领西藏。
随着解放战争的进程,西藏解放事宜提上了日程。1949年2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时指出:“其实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因为:(1)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也较多;(2)民族问题,尤其是受宗教控制的地区,解决它更需要时间,须要稳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
但局势波诡云谲。彼时,美国等国家加速干预西藏事务,唆使“西藏独立”。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反动势力先后制造“驱汉事件”,向美、英、印等国派出所谓“亲善使团”等,妄图追求“独立”。
为了应对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西藏地方的严峻局势,满足西藏人民要求早日解放的愿望,1949年12月,毛泽东赴苏联访问,途经满洲里时,给中共中央并西南局写了一封信。信的大意是:印、美都在打西藏的主意,解放西藏的问题要下决心了,“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否则夜长梦多。”
从“不应操之过急”,到“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足见毛泽东对解放西藏工作的重视。
此后,正在苏联莫斯科访问的毛泽东,果断调整“先解放台湾后解放西藏”的战略规划,把解放西藏提前,并列入1950年的战斗任务。他在1950年1月2日致电党中央的电报中写道:(一)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二)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
由此,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序幕被拉开。
1950年,解放军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
和平解放前,除了骡马、牦牛踏出来的古道,西藏没有一条现代公路。1950年,公路从成都只通车到雅安。这不仅使西藏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严重迟滞了西藏发展,也给解放西藏、建设西藏带来了困难。
针对进军西藏面临的交通难题,毛泽东号召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决定修筑康藏(川藏)、青藏公路。
1950年1月16日,刘伯承在为进军西藏的十八军壮行时说,进军西藏是一件非常光荣也非常艰巨的任务,就其政治意义的重大、自然条件的艰苦等方面讲,都不亚于二万五千里长征。
历经昌都战役和反复谈判,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在北京签订。
基于对这段历史的研读,主创团队初步确定了脚本方向,围绕毛泽东主席决策解放西藏的过程、进军西藏的过程、《十七条协议》签订的过程、川藏青藏公路修建的过程等内容展开。
大海捞档案,寻寻觅觅
寻找档案的过程,如大海捞针般艰苦。由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尚未对西藏和平解放的档案进行分类,面对汗牛充栋的档案,团队只好请档案馆将1950年至1954年的档案目录全部搬出来,然后逐一查找需要的内容。
经过反复沟通,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腾出一间办公室,搬出了上百本档案目录手册。看着眼前摞起来有一人多高的书本,负责查找档案的团队成员李键、格桑朗杰等顿时犯了愁。哪些是报道所需要的?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能够解密?团队人员感觉无从下手,只好下笨功夫当一个“啃书虫”,在浩如烟海的档案中开始“愚公移山”。
一边查看目录,一边把档案的标题、档案号、时间等信息随手记录。由于目录没有档案的具体内容,为了防止遗漏,团队成员只好把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档案尽量罗列出来。
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一上午的工夫,也只记下了60多份档案。对于整个报道工作而言,这点“挖掘工作”只是杯水车薪,更何况还有这么多的档案亟待发掘!然而,最后这些档案能不能用得上,还是个未知数。
一番折腾下来,团队人员意识到,这样盲目地寻找档案并不现实,随后迅速调整思路,决定边写作脚本,边寻找档案。
经过前后一个多月的寻找和多次筛选,团队精选出30多份珍贵档案,比如《论迅速解放西藏之提案》,但这些还满足不了拍摄的需求。正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个意外发现,印证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奥妙。
一个偶然的机会,团队人员得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多媒体数据库中,有一些不在档案目录中的档案记录,随后从中查找到《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毛泽东关于“生产与筑路并重”致邓小平电》《解放西藏进军政治动员令》《新华社社论:绝不容许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西藏》等。
这些档案大多属于首次解密,首次公开展示,为受众深入认识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提供了独家视角。
同时,为了扩大报道的触角,增强报道的深度,团队还辗转联系访谈了70多年前进军西藏的十八军老战士、十八军军长张国华女儿张小康、十八军政委谭冠三长子谭戎生,独家获得他们珍藏的老照片、书信等珍贵资料,并请西藏大学历史学教授次旦扎西解读,增强了报道的权威性。
感动自我,传承精神
如何让档案活起来?如何延伸档案的内涵?这是团队始终考虑的内容。
《宝“藏”档案》依托档案讲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脚本就必须让档案贯穿始终,同时结合既有的党史、历史,让档案和历史有机互动、相得益彰。
但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经费有限,做哪些内容?每期节目多长?团队最初有些六神无主。
“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毛主席的诗词启发了主创团队——在构建完整叙事的前提下,不寻求面面俱到,不寻求包罗万象,而是截取西藏和平解放进程中最有冲击力的历史瞬间,每集时间控制在6分钟左右。
《列车上的加急进军令》揭秘毛泽东为何改变“西藏问题不应操之过急”的态度,在访问苏联的列车上作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讲述毛泽东在访问苏联期间如何指挥解放西藏的那段波澜历史。
《特殊的长征》揭秘刘伯承为何把进军西藏称为第二次长征,讲述解放军进藏的艰辛历程。
《一份人心所向的协议》讲述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十七条协议》的签署过程,以及《十七条协议》签订的意义。
《把公路修到拉萨》讲述川藏青藏公路修建的战略决策及其艰辛过程。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代代后人。
在研读西藏和平解放历史、写作脚本的过程中,团队深刻体会到那段厚重的历史中蕴藏的伟大精神:“老西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和“两路”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也为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境界所感动。
由川藏方向进军的十八军,进藏前原本已经接管富庶的川南。军长张国华已经被任命为川南行署主任,政委谭冠三已明确兼任四川省自贡地委书记。经过多年南征北战,许多战士已打算在川南安家落户,突然接到进军西藏的任务,想到西藏路途遥远、严寒缺氧、语言不通、风俗迥异,不少干部战士思想出现了波动。
为了帮助部队实现由“川南安家”到进军西藏的思想转变,引导全军认识进军西藏的光荣使命,张国华背女出征,发出“此去西藏,我是去给西藏人民当长工”的誓言,他三岁的女儿难难不幸成为进军西藏牺牲的第一名“战士”;谭冠三和妻子携手进藏,与年幼的孩子们天涯相思,直到1959年7月,谭冠三赴京汇报西藏平叛和民主改革情况,全家人才第一次团聚。
“今天研读西藏和平解放史,就是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课。”团队成员一致认为,要把这部新闻专题片做好,讲好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传承好西藏和平解放过程中孕育的伟大精神。
为此,团队决定增加两期节目,从细节讲述老西藏们的家国情怀:《背着女儿进藏的将军》,讲述十八军军长张国华为何背女出征、进军西藏的感人故事;《他把骨灰埋在西藏》讲述十八军政委谭冠三为何把骨灰埋在西藏、通过书信寄托对子女的深情等故事。
敬畏历史,书写突破
这部新闻专题片是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报道中,唯一一部从档案视角解读那段波澜岁月的新闻报道,也是新华社西藏分社适应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创新报道工作的一种新探索。
专题片内容涉及中央治藏历史等内容,政治敏感性强。主创团队完成脚本后,通过多种途径,对脚本所涉及的时间、地名、人名、职务、数据、史料等内容反复核校,确保报道真实安全。
万事俱备,进入拍摄阶段。团队选择新华社西藏分社图书阅览中心作为拍摄场地,新华社音视频部援藏记者董琳娜担任主讲人,专业的拍摄团队进驻现场。同时,还深入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拉萨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等地拍摄外景。
在制作过程中,团队成员精诚协作,对脚本核校、音乐铺排、资料收集等进行分工,对节目的编排反复研讨,确保高质量、高水准完成。从新华社湖南分社来援藏的副总编辑韩曦乐对每期节目的音乐进行了专业指导。为适应手机端传播特点,本组报道每期设计了微信导读新媒体文案、精选重要档案、制作了GIF动图等,增强了传播效果。节目每一期视频的最后都对下一期节目做了预告,让受众对后面的节目充满期待。制作完毕后,新华社西藏分社组成审片小组,两次集中审片,确保报道准确。
团队成员旦增尼玛曲珠是这次专题片的摄像。他对连续奋战刻骨铭心:“摄制从开始的拍摄构思到拍摄风格、选址、布光、相机参数设定,到后期剪辑节奏的把握、档案呈现的特效、每一集的音乐情绪,都需要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处理。每一帧画面、每一条字幕、每一个特效、每一段音乐都需要不断调整,不断考量与整个片子所阐述的西藏和平解放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的匹配度、吻合度,不能有侥幸心理、懒惰思想。”
作为传统文字记者,导演张京品介绍,多名团队成员都是文字记者,对视频业务不够熟悉,这次报道作为从文字记者向融合报道记者转型的一次尝试,团队成员既充满期待,也谨小慎微。在节目播出前,团队成员盯着电脑一帧一帧看,一条字幕一条字幕核校,有两个晚上通宵熬夜,但没有人抱怨过。
6期节目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庆前按每天一期频次播发,团队成员也每天盯着报道的效果。新华社客户端留言超过5000多条:
“希望多一些科普西藏和平解放的电视剧、纪录片。”
“作为曾经在高原服役过的退伍士兵,经历过一些苦,但是和先辈们一比,我觉得那些都不算什么困难了。”
一些同行和业内人士也感慨:“《宝‘藏’档案》不仅是一部红色历史纪录片,也是青年受众的一堂党课,是一部高水准的时代纪录片。”
今日头条、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网易新闻、澎湃新闻、搜狐新闻、百度新闻、西藏日报等600多家新闻客户端、公众号以及抖音、微博广泛转载了这组报道。看到网友和业内的肯定,团队更加深刻地理解到制作这部片子的价值。
“做这样富有历史厚重感的视频,让我深刻了解到那些创造历史的人永远不会被忘记,他们会以某种形式存在,就如我们这次的视频作品,他们通过视频的形式永远留在了历史长河中。”作为一名入职新华社仅一年的年轻记者,团队成员金一清既为能在参与这组报道中学习西藏和平解放史感到骄傲,也为今后开展融合报道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