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进京赶考“第一站” 红色基因放光芒

2024-03-21 12:08:07 来源:

 

  2024年3月25日,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到达清华园车站进京的75周年纪念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伟大的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向全党强调,要保持和发扬“赶考”精神。

  进京赶考“第一站”——清华园车站重新进入人们的目光和整个国家社会生活,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成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纪念地,首都红色旅游的新亮点……

进京赶考“第一站”,见证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

  75年前,1949年3月25日清晨6时,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北平(今北京市)清华园车站。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从西柏坡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作为进京赶考“第一站”,见证了中国革命一个伟大时代的开启。

  据中央文献记载,“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央机关乘汽车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凌晨2时在涿县换乘火车,早上抵达北平清华园车站,然后改乘汽车至颐和园”。25日清晨,迎着曙光,中共中央专列火车缓缓驶入北平清华园车站,列车停车后,毛泽东步入站台,正式踏入北平,下午在西苑机场阅兵,当晚入住香山。随后,新华社向全国、全世界播发了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正式进入北平的消息。

  在告别西柏坡踏上进驻北平征途之后,毛泽东还风趣地把进驻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周恩来也笑着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是退回来。”毛泽东坚定地说:“我们决不当李自成”,表现出无产阶级政党及其领袖的清醒头脑和革命气魄。

  3月25日清晨6点,毛泽东率中共中央到达清华园车站。毛泽东指出,党中央进驻北平,这标志着中国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但还不是完全的胜利,今天还不能开大的庆祝会,等全国解放了,再开大的庆祝会,意义更大。最后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在西苑机场举行了入城仪式,以检阅部队为主,各界群众代表参加。虽然场面不大,参加人数也仅4万,但组织得庄严而又简朴。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同志阅兵后,与各民主党派领导人进行了亲切交谈,并与各界代表热情握手,随后进驻香山双清别墅。

  党中央正式进驻北平后,开始对北平和解放区的经济建设工作进行直接领导,并在此研究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重要活动。举行国共和谈,指挥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指挥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解放全中国,还圆满筹备了新政协,隆重举行了新中国的开国大典。

  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访“进京赶考”的出发地——西柏坡时指出,西柏坡“是立规矩的地方”“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应该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赋予“赶考”新的时代内涵:“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一份人大代表提案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使得“国宝级”车站重现辉煌

  2024年1月21日,北京市市长殷勇在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全线贯通”,这标志着包括进京赶考“第一站”清华园车站在内的28公里“赶考之路”沿线的革命旧址和文物全部保护修复完成。据了解,清华园车站、颐和园益寿堂、香山革命纪念地等革命旧址均已对外开放。

  曾几何时,这座见证中国革命重要时刻的车站——进京赶考“第一站”、中国革命史的重要文物,却湮没于世事沧桑,城市变迁之中,鲜为人知。2021年1月13日,10名海淀区人大代表联名的一份编号为第7126号《关于抢救性修复清华园车站的建议》提案提交到海淀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清华园车站的抢救性修复,引起了海淀区、北京市,甚至中央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主要提议者是时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海淀区十六届人大代表——王君历,他曾是第十五、十六两届的北京市海淀区人大代表,也是一位在铁路系统工作数十年的“老铁路”。保护好中国人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京张铁路,一直是他心中的一份情怀。2016年,他提出修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建议,又四处奔走呼吁,在社会各方面共同关注下,京张铁路遗址公园规划建设正式立项。2019年9月,京张铁路遗址公园五道口启动区开放后,立即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此时,有位市民通过市民热线电话反映:质疑五道口京张铁路遗址并非原址。有关部门对此十分重视,区规划委立即委托提案主要提议者、区人大代表、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铁路文化顾问王君历进行研究并给予回复。

  针对市民的疑问,王君历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又约请了铁道博物馆原副馆长金万智、詹天佑纪念馆原馆长史文义等权威专家,多次走访、调查、考证。终于在现址以西800米处的三才堂胡同内找到清华园车站原址。经调查证实:由于20世纪50年代末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向中央提议,扩建清华大学,因此将京张铁路清华园段整体向东800米进行了迁移重建,清华园车站也随同新线一并向东移迁,建成新的清华园车站。改线后,将原清华园车站改为新车站的仓库和货场。到80年代,由于修建铁路职工宿舍楼,原站房逐渐变成为铁路职工宿舍,周边的铁轨和站台被拆除,北侧两开间被拆除,清华园车站原址遭到了严重破坏。

  理清新老清华园车站的历史脉络后,王君历向有关部门做了专项汇报,并及时向市民反馈了意见。至此,这座尘封的“国宝级”车站才得以重见天日!

  在调研走访过程中,王君历亲眼目睹了老清华园车站旧址的残破不堪,老站房内已经有7家住户,而且还有私搭乱建现象,加上老建筑内部结构受到破坏等问题,有30%的老建筑已经被全部拆除。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先生手书的“清华园车站”站名碑匾的建筑墙体随时有坍塌的危险,修缮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期间,王君历还参加了老清华园车站遗产保护研讨活动,与遗产保护专家及詹天佑嫡孙詹同沛等人一同到老清华园车站考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革命历史备受珍重,北京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不断深入,统筹推进。王君历代表敏锐洞察到,百年清华园车站重新焕发光彩的时刻到了!于是,他再度整理相关研究资料,起草建议。他在建议中,详实阐述了清华园车站的历史和现状,提到清华园车站作为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抵达北京的第一站,极具象征意义和珍贵的历史价值。很快,该建议由区人大提交海淀区政府研究办理。

  2021年,举国欢庆建党百年之际,清华园车站旧址被列为北京市首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2022年,清华园车站旧址内登记在册的7家住户全部腾退出来,并被重新安置住房,旧址内的私搭乱建等违章建筑被统一拆除,修缮工程启动,车站旧址周边环境也得到同步提升。

  2023年3月25日,清华园车站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抢救性修复一座老车站,建成一处全党的红色教育基地

  据当年参加铁路文物调查的中国铁道博物馆原副馆长金万智回忆:2008年前后,他曾经登门走访过居住在老清华园站的住户,当年登记在册的共有7户人家,其中一个谢姓住户和他们交往最多。至今他还记得谢家大嫂给他讲述老车站站房的种种细节……

  2019年,讨论老清华园车站保护方案时,参加会议的部分专家提出:因为老车站原有建筑340平方米,仅存210平方米,并且幸存部分都是残垣断壁,而且建筑物内还有7 家住户,加上被居民区深度湮没,周边环境复杂,腾退、修复和治理难度都特别大。于是,他们建议:将老清华园车站全部拆除,在1960年新修的清华园站,进行重新修缮。

  作为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顾问的王君历、金万智则坚持:因为老清华园车站属于不可移动文物,拆除后将永远无法再生,而按照老站新修的“老站”即使再像也是复制品。如果这样,实际上就是拆除一处真文物,再建一处假文物!如今,许多文物保护专家都称赞他们当年的坚持,就像是当年梁思诚先生反对拆除老北京城墙一样功不可没。

  在老站房大厅顶部和南山墙东侧分别镶嵌着横竖两通楷书“清华园车站”的站名碑,书法工整圆润,刻工精妙绝伦,书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中国铁道博物馆原副馆长金万智回忆:站名碑先后经他和首任詹天佑博物馆馆长、詹天佑的嫡孙詹同济先生,时任詹天佑博物馆馆长史文义先生的考证鉴定:确系詹天佑亲笔手书真迹的碑刻,并且是全国现存唯一的一处室外詹天佑亲笔手书真迹的碑刻,特别难得,并且品相保存完好。在修复中,有专家建议应按照车站建成时,碑刻的字迹要进行描金处理;但史文义等专家则坚持:最初,碑刻文字确实有描金,但到1949年3月25日,毛泽东同志进京前后的历史照片和见证者的记忆中,碑上刻字的描金已经全部剥落,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没有描金的。如果还按照初建时给描金,反而像刻意作假作旧,有画蛇添足之嫌。因此,按照文物修复“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清华园站名碑修复中,就坚持没有给碑上文字进行描金处理。最后,修复完成重新面世后,站名碑修复的这个细节的完美处理赢得了文物保护专家、党史专家,相关领导和参观群众的高度称赞。

  清华园车站旧址210平方米空间的展厅内,“步伐坚定的赶考之路:中共中央赴北平”“坚持党的领导: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进京赶考之路’多媒体影音体验区”“‘进京赶考之路’报纸书籍体验区”等区域,按照历史脉络顺序依次展开。一件件文物、档案,一幅幅图片,一幕幕黑白影像定格在历史瞬间,带领观众感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赶考”的清醒和坚定。

  虽然只有210平方米,但整个展览主题突出,整个展厅内实物、照片、文字、影像、声音,多媒体融合,声光电各种高科技手段并用,他们还借助数字化手法的真实生动地展示了进京赶考“第一站”的那段辉煌革命历史。据工作人员介绍:未来他们还要开发数字化博物馆,更好展示和宣传进京赶考“第一站”。

  王君历深有感触地说,清华园车站旧址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凝聚了社会各界力量和期盼,这不仅仅是铁路文物,更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印迹和精神传承的重要标志,也是首都北京重要的红色地标,她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不忘初心、勠力前行。

  如今,清华园车站旧址前“新中国成立片区主要革命旧址、纪念设施”的展示纪念牌格外引人注目,上面的文字成为清华园车站旧址保护的画龙点睛之笔——

  2019年以来,北京市组织开展“新中国成立主题片区”保护传承利用工作,“新中国成立主要片区革命旧址”主要包括北京地区与北平和平解放、“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协商建国(含开国大典)等活动有关的一系列重要场所、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重要党史人物办公居住地,以及重要纪念设施等。

  清华园车站建于1910年,是京张铁路沿线一座三等车站。1949年3月25日上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抵达清华园车站,正式进入北平。清华园车站是中共中央“进京赶考之路”的重要一站。2012年被列入文物普查登记项目。2021年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

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

2023年3月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副主任班永吉深情地说:“党中央进北平是一桩大事,在党和军队胜利的历史上是特别有意义的事件。清华园车站旧址的修葺是‘进京赶考之路(北京段)’之重要途经地的历史复原。珍贵的革命旧址,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苦难与辉煌,蕴含着伟大建党精神,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笔宝贵的不可再生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祖国的壮美河山和历史文化遗产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能让受众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归属感,不断激发和鼓舞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忠诚,人们在这种情感的激励下始终保持团结一致,为国家的利益和荣誉而努力奋斗,形成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崇高的国家认同感和集体认同感。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根和魂。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因为广大人民以爱国主义为精神依凭。”

  自2023年3月25日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近一年来,清华园车站旧址共接待中外观众56639人次(截至2024年2月25日统计),清华园车站旧址也成为28公里“赶考之路”北京段红色旅游线的新起点。这座举世瞩目的进京赶考“第一站”已经成为阳春三月首都北京一道最鲜红的风景,更是新时代红色教育、革命文化的重要宣传阵地。(作者:王丹誉 本文照片由王苏玲提供)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8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