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咸宁新闻网

高水平对外开放行稳致远

2024-04-01 18:07:59 来源: 咸宁新闻网

  2023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5周年,从高标准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从与更多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到扩大免签政策,我国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征程上成果颇丰,阔步向前。

  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前提是高水平自立自强。2023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频发、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盛行,我国对外开放的外部环境仍然充满挑战。在此背景下,我国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从国内大循环看,2023年我国内需市场潜力不断释放,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11.4%,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的贡献率分别是82.5%和28.9%;从国际循环看,发展质量稳中有升,全年货物进出口41.76万亿元,增长0.2%,货物出口额23.77万亿元,增长0.6%,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一方面内需扩大拉动了进口,其中农产品进口额同比增长5%,消费品增长1.2%,能源产品增长27.2%,另一方面货物出口额再创历史新高,电动载人汽车、太阳能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出口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有利于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2023年我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湖南、广东、重庆、新疆九个地区开展了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若干措施》,推出5个方面18项举措,着力打通阻碍内外贸一体化的关键堵点,助力企业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丰硕成果。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GII2023),我国创新指数在132个经济体中排名12,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两大次级指数排名上,我国“创新投入”指数排名全球第25,“创新产出”指数排名全球第8;在GII2023所使用的80个独立指标中,我国有6个指标位居全球首位、6个指标位居全球第二、2个指标位居全球第三;在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排行榜上,我国首次以24个集群的数量位居榜首,其中深圳-香港-广州、北京、上海-苏州三个科技集群位列全球前五。知识产权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础支撑和重要保障,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99.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1.5万件,同比增长22.4%,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2023年我国加速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一是出口持续发挥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不仅在规模上再创新高,更在增长动能上实现了质的提升。新三样和储能产品引领出口贸易绿色低碳转型,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装备等数字赋能智慧产品推动“中国制造”转向“中国智造”,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中国出口携带着中国品牌、设计、标准、方案和设备推动我国加速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攀升。二是积极扩大进口,进口潜力不断得到释放。积极扩大进口是我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2023年我国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对19个自由贸易协定和优惠贸易安排项下、原产于29个国家或地区的部分进口货物实施协定税率,关税总水平降至7.3%。不断推进多种类型的进口贸易促进平台建设,43个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结合地方特色和优势,积极引导进口贸易与产业、消费的深度融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广聚全球优质消费资源,积极扩大优质消费品进口;进博会、广交会、消博会、服贸会等重大展会推动更多国家的优质商品、技术和服务进入中国,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三是吸引和利用外资量稳质升。2023年全球跨国投资持续低迷,但是我国仍然保持着对全球资本的巨大吸引力,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规模仍处历史高位,高技术产业引资4233.4亿元,创历史新高。《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等一系列务实开放的举措吸引全球企业纷至沓来:3月中国海油与壳牌签署521亿元的重大项目合作协议,4月大众汽车投资10亿欧元在合肥组建了德国总部以外最大的研发中心,7月宝马集团新上海研发中心启用,9月空中客车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的第二条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破土动工。四是先进制造业继续扩大开放,现代服务业稳步有序开放。制造业是我国对外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较为充分的领域,目前正在提速升级,扩大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的对外开放。服务业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着力点,我国通过11个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省市的先行先试,陆续推动科技、电信、文旅、金融等13个重点行业的对外开放,培育了数字经济、绿色循环经济等多种新模式新业态,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发展,如全国首家外资控股的飞机维修公司、外资控股的证券公司、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外资全资控股的持牌支付机构、中外合资保险集团等。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传统的商品与要素流动型开放转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从边境开放转向边境后开放。2023年我国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加速推动制度型开放。在市场准入方面,宣布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金融业的相关限制措施也已经完全清零,持续扩大数字产品等市场准入;在边境后措施方面,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致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并在公平竞争、税收优惠、数据跨境传输、研发支持等领域进行改革,充分保障外资企业的公平竞争待遇;在要素流动方面,扩大免签试点范围、增加国际航线,仅在2023年下半年就对新加坡、文莱、法国等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极大便利了人员、服务、资源要素的跨境流动;在对外开放体制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我国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积极对标CPTPP、DEPA的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开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压力测试。202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提出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5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人员临时入境、数字贸易、营商环境、风险防控等领域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12月国务院发布《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上海自贸试验区将在服务贸易扩大开放、货物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领域改革、“边境后”管理制度改革等领域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打造国家制度型开放示范区。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新治理。当前,全球性问题与挑战层出不穷,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在经历激烈博弈和深刻变革,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也给全球经济治理体系重构带来新的机遇。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主要的对外投资国,具有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基础。“一带一路”搭建了世界上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2023年是我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十年间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断加强与伙伴国家的战略沟通与协作,合作网络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共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铁路、港口、金融、税收、能源、绿色发展、绿色投资等20多个领域建立了多边对话合作平台。高水平自由贸易区是推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重要平台,2023年我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取得丰硕成果,和厄瓜多尔、尼加拉瓜,塞尔维亚新签3个自贸协定,与新加坡签署自贸协定进一步升级议定书,与洪都拉斯启动自贸协定谈判并实质性完成早期收获谈判,目前我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占我国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左右。协定开放水平也有新的提升,中尼、中新自贸协定均以负面清单模式作出服务贸易和相互投资开放承诺,标志着我国自贸谈判进入高标准负面清单时代。此外,2023年我国还积极推动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成功举办中国—中亚峰会,打造区域睦邻友好合作新平台,助力全球治理架构更加均衡。今后,我国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与更多有意愿的国家商签自贸协定,不断提升在相关领域的话语权,为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田恩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张春萍,黑龙江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史梦佳
关键词: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69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