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益求新 美好“疆”来
新疆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观察
本报讯(记者李自良 顾煜 潘莹)从能源资源大区到国家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从祖国西陲到“一带一路”核心区、从人心思定到安居乐业……翻开中国地图,西北角这个简称为“新”的中国面积最大省区,正砥砺奋进、向新而行,锻造潜力无限的发展新引擎,构筑畅联欧亚的发展新优势,开创繁荣稳定的发展新局面。
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事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局。新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聚焦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全局谋划、整体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低碳的新兴产业集群,加速释放能源资源潜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大开放力度,加速互联互通,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各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铸牢,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篇章。
锻造新引擎:服务“国之大者” 新兴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眼下,位于东天山脚下的国家能源集团哈密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工地上一派繁忙景象……依托当地富油煤和风光资源优势,这一项目将通过“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路径,实现煤制油气与“绿电”“绿氢”耦合发展,打造“煤油化新能源”一体化新质产业链。
这只是新疆贯彻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个缩影。天山南北正聚焦自身资源优势,以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围绕油气生产加工、煤炭煤电煤化工、绿色矿业、粮油、棉花和纺织服装、绿色有机果蔬等“九大产业集群”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乘势而起、蹄疾步稳。
大漠戈壁,光伏如阵;风谷山头,巨翼旋动。“风光无限”的新疆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持续推进风电、太阳能、抽水蓄能、储能、氢能等产业多元、协同并存的新能源发展格局。截至目前,新疆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8000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近五成,位居全国前列。哈密、准东、南疆环塔等3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均已建成,提前完成国家可再生能源“十四五”规划中“建设新疆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任务。预计2024年底新疆累计新能源装机将超1亿千瓦。
“三山夹两盆”的新疆,山山有金铜铁、盆盆有煤油气。立足能源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新疆持续推进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风电基地、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建设,为保障国家能源和关键矿产资源安全作出贡献。“西气东输”“疆煤外运”“疆电外送”等一批工程应运而生,点亮了神州大地的万家灯火、温暖了千家万户。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2023年,新疆粮食种植面积4237.2万亩、增加586.3万亩,占全国增量的六成以上,粮食面积增量、产量增量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单产位居全国第二。作为国家优质棉基地,新疆棉花总产、单产已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新疆正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
不仅如此,大美新疆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诗和远方”。去年以来,新疆文旅市场持续升温、消费活力十足。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新疆接待游客1542.69万人次,同比增长19.77%;实现旅游收入207.19亿元,同比增长16.38%,创历史新高。据马蜂窝大数据,新疆相关订单量从去年国庆假期的第9名,一跃成为今年国庆假期榜首。
目前,围绕“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新疆正全力推动一批自治区千亿元级、南疆百亿元级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实施,着力打造若干符合国家战略、特色优势显著、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今年上半年,新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211.40亿元,同比增长5.4%。
构筑新优势:加大开放力度 丝路枢纽地位日益显现
9月24日,满载463.5吨鲜食葡萄的国际冷链班列从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出发,运往泰国首都曼谷,这是新疆开行的首趟中老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标志着“产地集货+冷链班列”跨境物流模式正式落地新疆,为当地优质产品打通了直达东南亚国家的冷链物流通道。
这是新疆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新注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新疆已开通双边国际道路运输线路119条,总数占全国总量1/3以上;开辟中欧(中亚)班列线路23条,覆盖欧亚19个国家、26个城市;开通国际客运航线26条、通达16个国家21个城市。
新疆现有19个经国务院批准并对外开放的口岸,是我国边境陆路口岸最多的省区之一。新疆持续推进口岸通关流程再造,铁路口岸创新实施“一单到底、并联作业”通关模式,班列入境检查时间缩短一半以上;公路口岸实施属地直通模式,通关时间由3-5天缩短到6-8小时。
中吉运(新疆)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孟翀说:“属地直通模式解决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在口岸报关手续繁琐、转关货物‘二次入仓’等问题,实现了效益和效率的双向奔赴。”
今年以来,新疆口岸提质升级蹄疾步稳。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建设方案(2023—2026年)》印发,提出到2026年底,新疆口岸过货能力达1亿吨,出入境人员通行能力达800万人次;3月2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口岸管理办公室揭牌成立;4月15日,伊宁至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国际航线正式开通,伊宁成为新疆第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对外开放航空口岸;9月3日,中吉别迭里公路口岸临时开放,标志着中吉两国互联互通实现新的突破。
一边不断织密开放“硬”通道,一边积极构筑开放“大”平台。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揭牌成立,成为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截至今年上半年,新疆自贸试验区的129项改革试点任务中,已落地实施、取得阶段性成效和积极进展的达60项。
今年以来,新疆不仅积极开拓西亚、东盟等新兴市场,还积极推进与传统贸易伙伴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商务领域15项合作事项,成功举办中国一乌兹别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第三届中国一哈萨克斯坦地方合作论坛,签署经贸、能源等领域合作协议37项。
今年6月,以“丝路新机遇 亚欧新活力”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在乌鲁木齐举办,共吸引50个国家和地区、国际组织,30个省区市及新疆的2100余家企业和机构参会,共签订经贸合作项目395个,总金额达6155.52亿元。
当前,新疆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丝路枢纽地位日益显现。今年前8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实现2853.2亿元,同比增长30.9%,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值同比增长28%,占新疆外贸总值的92.5%。
开创新局面:发展惠及民生 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抱
每年办好“十件民生实事”、持续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兜牢民生底线、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天山南北,从城市到乡村,新疆连续多年将财政支出的75%以上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使高质量发展成果不断转化成民生改善的红利,让各族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以前胰岛素一支200多元,现在90元,省了不少钱。”58岁的则日帕木·色买提患糖尿病多年,是新疆自2018年常态化制度化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工作以来无数受益者中的一员。截至2023年,新疆共组织参与集采药品32批1349种、医用耗材42批103种,分别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目标的2.3倍和3.2倍,5年来累计为各族群众减负近200亿元。
针对新疆网民反映较多的“不包邮、不发货”问题,自治区发改委深入电商、物流、快递、商贸等企业一线调研,多方商讨、论证,推出“全国发集运中心,集运中心发新疆”新模式,助力实现新疆快件常态化包邮、发货。
蓝天、绿水、青山、洁净的空气……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新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主动作为,推动建设美丽新疆。
天山北坡经济带是新疆经济最发达、人口密度最高区域,长期受到大气污染问题困扰。2023年,新疆将这一区域大气环境整治作为当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多地各部门挂图作战、督促落实,取得明显成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田丰表示,2023年是该区域近十年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显著一年。
一件件百姓急难愁盼事得以突破、化解,让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2023年,新疆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47元,是2012年的2倍多,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715元,是2012年的1.9倍……一组组数据折射出新疆城乡居民不断迈向更美好生活的现实图景。
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今年1月23日,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得益于新疆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工程,此次地震震级虽较高,但未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今年新疆继续把“推进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建设”列为民生实事,对地处地震重点危险区的农村住房、城镇住宅开展隐患排查、维修加固等,进一步守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温暖,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去年10月,新疆莎车县一群放学的孩子被外地自媒体博主问及“你们是哪个民族”时,一个小男孩自豪地回答:“是中华民族!”
在新疆,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已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日常写照。逢年过节,社区里百家宴一摆,百家成一家,各族居民欢聚一堂,共庆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不断激发中华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今年8月,伊斯兰合作组织代表团参访新疆,参访团成员们看到新疆各族群众和谐相处美好画面,不禁发出感慨。乍得代表奥马尔·穆萨·布拉欣在参观喀什市老城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后说道:“即使对偏远小城的百姓,政府也是一样关心,中国的发展惠及每位国民。”
奋进在新征程上,新疆将聚焦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不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凝聚起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共建安居乐业、繁荣兴盛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