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是医生,也是发明家-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4

11/29

17:24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7版 健康

守护人民健康:他们是医生,也是发明家

2024-11-29 17:24:0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7版 健康

  临床医生离患者近,更了解看病救人的技术堵点,他们是医学创新链上的重要一环。

  是医生,也是发明家。来自医疗一线的创新成果,正为守护百姓健康注入“新”活力。

设备可穿戴 实时监测心血管病

  从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监测和治疗——心血管病这一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有望迎来新的诊疗模式。

  近日,由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心血管内科邹彤教授团队主导的项目“多元化可穿戴心血管事件监测诊疗设备的研发和转化”,获得第七届(2024)中国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一等奖(有源医疗器械组)。

  长期以来,心血管病患者往往在发病后才能得到救治。随着可穿戴设备在心血管病诊疗领域的应用,心源性猝死高危人群有了预警关键技术设备和体系支撑。

  聚焦心源性猝死等心血管病的临床需求,邹彤团队联合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新企业持续攻关,通过提升场景化算法能力、穿戴设备可及化程度,努力打通“院前—院内—院外”心血管病管理全流程。

  “下一步将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心血管病远程监测与智能预警云平台,努力实现数字化心血管病监测诊疗设备在医院和康养场景的应用落地。”邹彤说。

智能影像检查 助力精准治疗脑肿瘤

  运用智能影像创新技术,从磁共振影像中,可以预测出与肿瘤恶性程度密切相关的关键分子标记物Ki-67表达水平,进而指导脑胶质瘤的个体化精准诊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引言牵头完成的这项科技创新成果,在2024年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荣获金奖。

  脑胶质瘤是一种颅内恶性肿瘤,也是神经外科领域最难治疗的疾病之一。这种肿瘤的早期症状很不明显,给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极大挑战。

  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江涛指导,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王引言和同事们创新性地拓展了智能影像技术,探索出脑胶质瘤的影像组学预测新方法。该成果于202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随即在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实现转化落地。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我们医务人员要从一线临床需求出发,在治病救人的实践中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王引言说。

核医学“平台”升级 药物创新上台阶

  放射性药物的研发应用与临床诊疗能力息息相关。近年来,核医学科诊疗需求快速增长,但药物研发受限于空间与环境等客观因素,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临床需求。

  近日,位于北京协和医院转化医学综合楼的核医学科制药区正式启用,为药物创新提供新的平台。

  “我们在制药区完成药物制备前的全部准备工作,以及前体研发工作,并通过对小动物进行毒性实验等,观察研发药物的可行性。”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主任霍力介绍,团队已利用加速器生产出固体靶核素,这也意味着医院制备研发放射性药物的全链条已经实现闭环。

  霍力表示,随着核医学科药物研发和制备平台的建设,更多放射性药物有望实现自主研发,有助于核素治疗药物的研发和转化应用,延长晚期肿瘤患者和罕见病患者的生存时间。

  药物研发和制备平台的升级,关系着国产创新药的量与质。

  北京市昌平区打造“生命谷”,全区累计获批1类创新药11个;上海市宝山区打造“创新药谷”,实现产业集聚……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

  “临床和患者的需求是我们保持创新发展的最佳驱动力。”霍力说,我们将以核医学科制药区启用为契机,在全国放射性药物研发领域进一步发挥引领作用,为更多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

   (记者董瑞丰 李恒 徐鹏航)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责任编辑:史梦佳
关键词:创新,药物,研发,心血管,医学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