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一位中国母亲教导数百“特殊子女”自食其力

2015年07月07日 09:19: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太原7月7日电(记者刘翔霄)78岁的韩雅琴是一位特殊母亲:除了自己的亲生孩子,她还有656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子女;他们当中有问题少年,或曾锒铛入狱,来到她的身边却能改过自新,有些成为业界精英,极少再有重新犯罪者。

  “她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周围人这样称赞她。

  1983年10月,山西太原街头。清早,新开不久的小吃店里,四个浑身脏兮兮的孩子过来要饭吃,韩雅琴和几位下岗姐妹拿了油条和豆腐脑给孩子们吃。

  中午时分,韩雅琴一进小吃店,吓了一跳:早上那几个孩子又出现了,他们正埋头剥葱,还有人在扫地。除了屋里的四个,窗户外面还站着五个孩子。他们正准备进来,韩雅琴挥手拦住了。

  孩子们这才说,他们是从少管所刚出来的,外面那几个孩子也是一起出来的。他们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母亲去世,有的在家受不了邻居和周围人排斥和异样的目光。从少管所出来后,他们不愿意回家,只能四处流浪,晚上就住在火车站的水泥管道里。

  带头的名叫二虎的孩子说:“阿姨,我们就想要一份工作,我们不想再犯罪了。”说完手一比划,四个孩子一起跪下了:“阿姨,我们不管你叫阿姨了,我们管你叫妈妈吧,我们想家。”

  听到这几个字,韩雅琴的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张开双臂,把四个孩子全都搂到了怀里。日子本就过得很难,但她没再多想,把这些孩子留下了。

  教育这些孩子,韩雅琴有一套办法。

  只要腾出空,她就领着孩子们在农场和街头劳动,铺人行道、清扫路面、卖菜、摆地摊、修锁、修自行车……几乎什么都做过。一来,培养孩子们的吃苦品质必须过劳动关;二来,孩子们的日常开支可以多些来源。

  孩子们犯过错,不能再犯错,韩雅琴心中明白这一点,对孩子们的做人、做事要求极为严格。不管白天再苦再累,晚上,都是她和孩子们的学习时间。

  由于曾经的经历,有时孩子们会被外界误解出现极端情绪。有一次,又到了读书时间,孩子们却因为白天一件事耿耿于怀、不愿读书。韩雅琴知道孩子们有了情绪,她想了想,问道:“孩子们,你们知道这世界上谁最聪明?”

  孩子们都说不知道。她便说:“其实最聪明的,就是你们。”孩子们说:“妈妈,你说这话真对,我们犯过错,但都很聪明。”韩雅琴说:“对。发生了不愉快,不要和人打架,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成功是给有理想的人准备的。家有千亩良地,不如一门手艺,学好一门手艺,将来就能养家。”

  在韩雅琴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小饭店越做越大,韩雅琴也收留了越来越多的“孩子”。他们分布在建筑、工业农业、饮食服务等各行各业,有些还成为了企业家,吸纳刑满释放人员和需要帮助的人,通过努力,这些被帮助的人获得了自身价值。

  韩雅琴说,“孩子”最多的时候,每晚睡觉前她都得数鞋,看谁回来谁没回来,数完鞋再数“脑袋”,数够了才能锁大门。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养成了每天只睡4小时、凌晨3点起床的习惯。她说:“这些孩子们曾失去母爱、失去家庭的温暖,他们更需要妈妈的爱。”

  今年母亲节前夕,韩雅琴又给几个孩子举行了集体婚礼,她像他们的亲生母亲一样,见证着孩子们的成家立业。孩子俊强说:“我四十多岁了,才享受到婚礼的滋味,妈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

 

 

  “我要一辈子做孩子们的妈妈”

  漫长的雨季,不再让独龙族孩子的脚丫又湿又凉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5837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