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8日电(新华社评论员)追问千遍,不如问责到人。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一批问题处置结果公布。辽宁、吉林、安徽等7省的59名干部,因懒政怠政、失职渎职等不作为问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个别违法者受到刑事处理。严格督查、严肃问责,让不作为者无立足之地,让“太平官”混不下去,这一举措再次释放了惩懒治庸、狠抓落实的明确信号,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一直以来,一些干部存在不干事、不作为现象,群众反映强烈。从大督查发现的问题来看,这类顽疾不可忽视。不执行新政策搞变相违规收费,虚报棚户区改造任务量,招投标过程中把关不严导致串标……透过这些案例,人们更加清楚地看到,该办不办让政策空转,推脱责任迟滞民生工作,玩忽职守滋生弊病,种种不作为问题,是阻碍改革落地、政策落实的“绊脚石”,必须予以清除。
大路小路,只有行动才有出路。当前,深化改革到了“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一系列改革方案陆续出台,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方面的任务艰巨繁重。改革百端待举,发展不进则退,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不折不扣抓落实,才能确保改革落地见效,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从各地各部门的情况来看,“走势分化”的背后,往往与干部作为不作为、尽责不尽责紧密相关。
在许多地方和部门,改革之所以有序推进,事业发展之所以风生水起,得益于领导干部殚精竭虑地谋划、各级干部“白加黑”“五加二”地工作。而在有的地方,改革发展之所以“涛声依旧”“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正在于有令不行、有责不担。有的人唱起“空城计”,任务早已明确,就是不见落实,结果项目迟迟不开工,下拨的资金不及时支付,民生红利难以惠及百姓;有的人奉行“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该负的责不负,该干的事不干,抓而不紧、执行不力,结果错失改革良机和发展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各级干部,“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大量案例也警示我们,干部不作为,不仅有悖于为民服务的宗旨,而且会成为改革“中梗阻”、干群“隔离墙”、发展“拦路虎”,损害党和政府公信力。其危害,较之贪污腐败,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云:“洁己而不奉公之清官巧宦,其害事较操守平常之人为更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高度重视不作为对改革发展的严重危害,顺应群众整治“为官不为”的强烈呼声,中央明确要求,对执行不力、落实不到位的要严肃问责。从颁布实施《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树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到“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向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亮剑,再到督查问责不作为干部的动真碰硬之举,治理懒政怠政正形成强劲态势。更应看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干部不干事、不作为决不是什么“小问题”,执纪问责也决不会出现盲区,“紧箍咒”只会越念越紧,不作为者将越来越难以遁形。改革需要上下对接,落实需要上下贯通,从严从实把好督查关、问责关,才能倒逼各级干部增强改革落地能力,确保中央各项政策部署落到实处,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
干部干部,干字在先,实干是干部最好的名片。“观念不变原地转,观念一变天地宽”,跳不出一个“虚”字,就写不好一个“实”字。只有严字当头,坚守一份担当,就会自觉挑起担子、甩开膀子,变压力为动力,干一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事业。在这个干事创业的时代,做改革的弄潮儿、发展的开路人,挥洒奋发有为的笔触,广大干部必定能书写精彩纷呈的人生。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单车正流行,国外如何鼓励绿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学生就业难是缺岗位还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俭节约是美德,“光盘行动”经验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准扶贫"逼寡妇发生性关系?该彻查
2017-03-23 10:08:58
-
动心了吗?国家鼓励事业单位这类人兼职创业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