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西藏吉隆:“指尖艺人”的藏历新年
2016-02-09 14:42:49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拉萨2月9日电(记者张京品、薛文献)在吉普村村民次旺桑姆家中,旺堆斜坐在藏式长椅上,身旁放着一个直径约半米的水盆,里面漂浮着花花绿绿的疙瘩,那是染过色的酥油,有红色、粉色、绿色、黄色、紫色等。

  村民们拿来的糌粑和酥油“排着队”摆放在桌子上,大家围站在周围,目不转睛地看旺堆演绎指尖艺术――“夏浦”。

  “夏浦”是吉隆一带藏族群众庆祝藏历新年时非常重要的供品,形如佛塔,寓意新的一年五谷丰登,生活美满。

  7日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当晚是藏族传统的“古突”夜,人们会吃一种新年特有的面疙瘩――“古突”。而“夏浦”要在吃“古突”前摆放到位。

  旺堆没机会在家里做“古突”。午饭过后,他就被请下山到附近的吉普村,帮每家每户做“夏浦”。

  59岁的旺堆是一位普通农民,家在乃村,是一个距离中尼边境仅约30公里的古村落,属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镇管辖。吉隆,则是1000多年前唐蕃古道的必经之路。

  要做好“夏浦”,原料是糌粑和酥油,工具就是一双手。

  穿着棕黑色羽绒服、留着短发的旺堆满面红光,眼睛里透出淳朴的执着,不紧不慢地做着活。可能是长期浸水的缘故,他的手背上布满了棕黄色的斑点,好像历经沧桑的树皮。

  旺堆把糌粑放入一个大碗中,慢慢地往里面倒水。糌粑由糊糊,变成了面团。经两手反复的揉捏,一座像模像样的“糌粑佛塔”转眼就出现在大家面前。成型的佛塔被每三个一组摆放到长约40公分的木板上。

  藏历新年是藏族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而糌粑和酥油可谓最重要的年货。在节日来临前,西藏各级政府一般都通过物资调运、平抑物价和发放节日补贴等方式,确保年货供应充足。

  旺堆拿起一个铜色的壶,把加热化成液体的酥油浇到“糌粑佛塔”上,好像喷洒仙水的观音菩萨。

  酥油顷刻间就在佛塔上凝固了,呈现出不规则的“酥油白”。

  工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旺堆从水中捞起无色酥油疙瘩,捏下一个如桂圆大小的团子,揉成扁圆形状,小心翼翼地贴到塔身表面。

  随后,他依次捞出着色的酥油疙瘩,捏下如花生、绿豆大小的团子,揉扁,再按大小依次贴上塔身。三个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酥油片多层叠加在一起,一组酥油花完成了。

  围观的人们看着“夏浦”渐渐成型,啧啧赞叹。年轻人纷纷拿起手机拍照,发微信。

  旺堆没有时间停下来休息。即使和人说着话,他也从未停下灵活的手指。一个“夏浦”塔身需要装饰三组酥油花,而三个“夏浦”才是一组完整的供品。他要加快速度,确保各家村民在吃“古突”前能供上“夏浦”。

  大约40分钟,一组完整的“夏浦”终于完成了,旺堆稍微松了一口气。

  傍晚时分,旺堆做完了11组“夏浦”。走出次旺桑姆的家,他又前往同村的罗布次仁家,继续为其他人家做“夏浦”。

  旺堆的“夏浦”手艺传自他已过逝的父亲。不过做“夏浦”几乎没有收入,多是藏历新年时给亲朋邻居义务帮忙。

  如今,周围很少有人会这门手艺了,包括旺堆自己的5个孩子。“所幸,村子里现在有四个人在跟我学。希望这门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能一直传承下去,这是我最大的心愿。”旺堆说。

  夜幕渐渐降临,顺利做完了所有的“夏浦”,旺堆骑着摩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返回家中。吉普村家家户户摆“夏浦”,吃“古突”,放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尽管发生了大地震,但现在家家户户吃穿住都不愁,过年了,‘夏浦’照常摆,‘古突’照常吃,年味一点都没少。”吉普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扎西说。

  去年4月25日,受尼泊尔大地震影响,吉隆镇一带受损严重,吉普村80%以上的房屋出现裂缝或倒塌。9个多月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组织带领群众抗震救灾,发展生产,当地群众的生活很快恢复正常。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杨婷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701118016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