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揭秘“神十一”遥控发令员:辉煌背后的惊心动魄
2016-11-10 16:20:10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题:揭秘“神十一”遥控发令员:辉煌背后的惊心动魄

  新华社记者张紫赟、陈曦、魏骅

  “报告,航天员手持摄像机图像下传指令准备完毕!”

  10月30日,伴随着调度口令声,由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遥控岗位发送的指令,通过电波传送到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的组合体,接收到指令的组合体,开始将航天员手持摄像机内的图像进行下传。

  这一条条发向太空的指令,是连接“地上家园”与“天上家园”、地面与航天员的重要沟通方式。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遥控岗位一共有6名工作人员,他们的岗位被称为飞行器的24小时“遥控发令员”。飞行器在太空中做的每一次姿态调整、每一次变轨,甚至飞行器上科学仪器的每次开机与状态设置,都是通过这个岗位发送控制指令来完成。

  这是一个必须“百发百中”的岗位。遥控岗位的“85后”工程师费江涛说:“发往太空的指令,只需几秒钟就能到达,一旦发送就没有机会更改。如果一条指令发送失误,就会影响到航天器,乃至航天员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看起来几秒钟的一条发令工作,需要经过生成、复核、会签、审批、装订等七八道关卡。这些指令在任务准备期间就已经编码完成,有的是排好计划,在任务执行的不同时间发送,有的是根据航天器状态决定发不发。此外,还有些应急计划需要地面紧急发送指令。因此,“遥控发令”的岗位特点是时间紧、任务重、面临情况复杂……

  1991年出生的刘辛,是团队中最小的一名发令员,也是首次参与载人飞行任务。面对这项高压力、高风险的工作,她感到既忐忑又兴奋。记者在飞控中心见到她时,她正上身绷得笔直,双眼紧盯着操作页面的遥测参数:“必须保证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条件下完成指令。”

  迢迢天路充满奥秘,却也遍布风险。对于长期高度紧张工作下的“发令”岗位而言,辉煌的背后是鲜为人知的惊心动魄。费江涛回忆说,几年前,在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对接任务时,全区合练的前一天晚上,当对一个程序进行最后的例行测试时,遥控组突然发现一个状态跟以前不一样。经过检查,确认是一个潜在的危险隐患,可能导致地面向飞船重复发送指令。

  当时的岗位负责人带领大家立刻查找原因,对所有的程序和代码逐一进行核对,并把半年前的数据翻出来进行比对,经过一个通宵的努力,终于在全区合练前将隐患解决,确保了任务顺利实施。

  危险时刻化险为夷,源于平时的千锤百炼。发送指令不执行怎么办?如何更科学判断指令执行情况?近年来,为攻克难关,他们自主研发了新型的信息查询、监视等系统,确保遥控数据的快速准确获取、提取、关联和监视判断。

  “我们要熟练掌握飞行器的整个技术状态。除了发送指令,还要监控指令发送过程和指令执行后飞行器的状态。无论指令发送成功还是失败,对各种可能的异常情况都要有准备,确保整个控制过程在掌控之中。”费江涛说,截至目前,本次任务已经正确发送一万多条指令。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11119888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