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为中国空间站打造世界一流飞控人才——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褚宏彬
2016-12-08 18:05:54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题:为中国空间站打造世界一流飞控人才——访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党委书记褚宏彬

  李国利、姜宁、陈曦

  天宫二号起飞后的65天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参试人员夜以继日奋战在工作岗位上。

  提及这支平均年龄35岁的飞控团队,中心党委书记褚宏彬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颇感自豪。他说:“拥有一支不断接续、不断壮大的年轻飞控人才队伍,我们通向星辰大海的征途才会充满朝气、蓬勃向上。”

  工作业绩才是硬杠杠

  记者:这次任务中,中心有很多年轻人担当重任。中心为什么要倾力打造这样一个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团队呢?

  褚宏彬:航天事业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开创性的伟大事业,通向星辰大海的征途充满机遇活力,也充满风险挑战。因此,我们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锻造新生力量。只有这样,航天飞控队伍才能不断接续、不断壮大,我们的事业也才会充满朝气、蓬勃向上。

  记者:在这样一个精英人才汇聚的事业中,中心是怎样发挥年轻人的能动作用,让年轻人脱颖而出的?

  褚宏彬:事业呼唤人才,人才需要平台。我们打破行政壁垒和按资排辈的传统观念,让年轻人有用武之地和大显身手的平台。一方面,创新型号团队组建模式,让有能力的做团队带头人、项目负责人。比如长征七号火箭首飞、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等大型任务,就由飞控专家牵头组建型号任务团队。同时,每一个大型号团队里面又会有多个小的项目团队。型号团队没有资历区分,只要能干就会被委以重任。中心很多年轻的同志就是从型号团队中脱颖而出的。另一方面,我们坚持工作业绩为主导,这是一个硬杠杠、金标准。

  记者:也就是说,中心有一套很完备的考核评价机制?

  褚宏彬:对,我们有一套完整的评价、竞争、进出机制。其实,这个机制的核心就是优胜劣汰,吸收并留下优秀的,淘汰那些业绩平平的,这是中心培养人才的重要制度保证。比如,中心规定,连续两年评不上高职的,就得选择离岗或者调任下一级职务。

  创造拴心留人的暖心环境

  记者:今年的航天飞控任务非常频繁,持续时间之长也是前所未有。参试人员有没有牢骚怨言?

  褚宏彬:今年的任务特点是“三高”——高密度、高难度、高强度。为此,中心参试人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说实话,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困难。比如,有的亲人生病住院却无法照料,有的新婚燕尔却无法陪爱人度蜜月,有的妻子分娩却无法陪伴身边。但是,没有一人向组织发牢骚、讲条件、提要求。大家都把困难默默压在心底,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把任务完成好。

  记者:他们的家人能理解他们吗?

  褚宏彬:任务期间,我们开展“感受荣光、分享荣耀”家属航天日活动,数百名家属来到飞控大厅,走近飞控人的任务岗位、了解飞控人的工作状态。参观结束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想,这笑容里面不仅仅饱含着身为飞控人家属的光荣与自豪,更饱含着对飞控事业的理解与支持。

  为解除参试人员的后顾之忧,中心党委还倡导开展领导干部“三进三解三促”活动,自上而下营造出良好的暖心环境。比如,创办“流动的小饭桌”活动,为中心需要照顾的老人、孩子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筹措专款,救济慰问家庭困难的参试人员,使大家充分感受到组织的温暖。

  记者:您觉得是什么让他们这么“拼”?

  褚宏彬:我们这支飞控队伍确实很“拼”,而且还要一直“拼”下去。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了,但他们又开始备战明年的天舟一号和嫦娥五号任务。大家之所以这么“拼”,我想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爱、肩上有责、人生有梦。这种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的忠诚和热爱,这种责是为航天强国而拼搏、为中华复兴而奋斗的责任和担当,这种梦是飞控人追逐航天梦、助推强国梦的情怀和梦想。

  瞄准中国空间站锻造世界一流飞控人才

  记者:空间建站、载人登月、探测火星……未来,中心承担的任务越来越繁重。您觉得中心完成后续任务最核心、最关键的工作是什么?

  褚宏彬:中国空间站建设、深空探测等国家级重大航天工程需要我们打造一流的飞控中心,一流的飞控中心关键要有一流的人才。对我们来讲,要圆满完成好后续任务,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提升飞控能力,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重中之重。

  记者:中心近几年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褚宏彬:中心作为我国航天飞控的创新前沿阵地,始终把人才培养当作战略工程,着力培养飞控领域的创新型精英人才、领军人才。把顶层设计摆在突出位置,制定了2025年长远发展规划。搭建“重大任务锤炼”“创新团队引领”“外出送学提升”三个平台,立体化打造人才方阵。还不断加大在人才建设方面的投入,比如选送科技骨干出国深造,请专家教授授课等。

  中心党委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投入是最值得的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投入,更是适应未来需要的投入。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年巍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11112008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