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宁2月2日电 题:库区瑶胞话脱贫:负担轻了 盼头有了
新华社记者钟泉盛、曹祎铭
农历新春,41岁的李新红站在刚刚建好的两个蔬菜大棚前笑得很开心,“今年脱贫有希望了!”
李新红的家在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富阳镇大江村,在这个库区移民村里,像李新红家一样还没有脱贫的有50户。
儿子在读高一,家里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母亲,靠着租来的土地,李新红一直想改变:“我在电视上看到了大棚的好处,现在靠着国家给的贴息贷款,在租来的一亩地上建了两个蔬菜大棚。春节期间蔬菜价格高,可以卖个好价钱。”
李新红主要靠种植萝卜、韭菜和一些时令蔬菜来维持生计。得益于精准扶贫政策,李新红的儿子每年有1750元的教育补贴,家里人也享受到了低保。但就是这样,儿子在学校里依然不敢买太多的辅导书。
李新红说:“我不懂技术,等过完年,我想找一些农技专家‘取取经’,让蔬菜大棚真正成为脱贫的‘聚宝盆’。”要强的她补充说道:“新的一年,我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好一点,有更多的力气去劳动。我也希望儿子的学习费用再低一点,毕竟家里的经济负担还是比较重。”
尽管如此,李新红的脸上始终挂着乐观的笑容。她知道,靠着自己的双手,一定能让日子好起来。
和李新红同村的唐连丽已经在2016年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以前靠打零工为生的唐连丽夫妻俩在家里既要照顾二老,又要抚养一双儿女,生活过得很拮据。
2016年8月,在政府的帮助下,夫妻二人拿着政府贴息的5万元贷款,在村口开了一家小卖部。“老人在家照看小卖部,我和丈夫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镇上打工。”唐连丽说。
“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读小学免费,上幼儿园政府每学期给1500元的补助,省了一大笔钱。”唐连丽说,“现在家里只有两亩多地。过了年,我们准备通过土地流转再承包十几亩地种蔬菜。国家帮助我们脱了贫,我们更应该继续努力奔小康。”
邻村陈少新外出打工的儿子儿媳早早就回家过年了。2016年,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老陈一家也成功告别了贫困。一栋4层的新房立了起来,全家人的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我孙子读初一,孙女上小学五年级,儿子儿媳在东莞打工,我和老伴在家养了一头牛和10多只鸡,没有太多的负担,日子越来越好了。”老陈告诉记者。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前11个月 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河北国企利润同比增长83.2%科技人工智能2016-12-24 12
-
共享单车正流行,国外如何鼓励绿色出行?
2017-03-23 08:38:47
-
大学生就业难是缺岗位还是缺自我定位?
2017-03-23 08:20:38
-
勤俭节约是美德,“光盘行动”经验大分享
2017-03-23 08:45:32
-
借"精准扶贫"逼寡妇发生性关系?该彻查
2017-03-23 10:08:58
-
动心了吗?国家鼓励事业单位这类人兼职创业
2017-03-23 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