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甘肃“熊猫村”之变:守护山水脱贫奔小康
2017-02-11 16:41:35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兰州2月11日电 题:甘肃“熊猫村”之变:守护山水脱贫奔小康

  新华社记者朱国圣、屠国玺、梁军

  农历正月十五,白马人居住的甘肃文县“熊猫村”人声鼎沸,车流交织。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涌入山寨,目睹传承千年的“池哥昼”舞蹈再次跳起,亲身融入火圈舞的欢庆高潮中。

  白马人是野生大熊猫的“邻居”,前些年,他们还苦于靠山难“吃山”,身处青山绿水难脱贫。而现在,白马人给“靠山吃山”新的释义,那就是守护青山绿水也能告别贫困、奔向小康。

  山寨再跳“池哥昼” 重现原始民族风

  “嘭、嘭、嘭”,3响传统火铳炮直蹿云霄,打破了文县铁楼藏族乡石门沟村案板地社的沉寂,也拉开了他们春节狂欢的序幕。

  正午时分,案板地白马民俗传习所门口,6位村民头戴彩绘面具,在村民们的簇拥下,跳起了传统的“池哥昼”舞蹈。这种面具舞是白马人在重大祭祀活动中表演的舞蹈,被称为我国古代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已经有上千年历史。

  这一天,在白马山寨,男女老少纷纷戴上白色荷叶边的“沙嘎帽”,穿上了白马传统服装,站在田埂边、山坡上,观看这一庄严的山寨盛会。除了本地人,来自全国多地的游客也加入其中。

  过去,由于地处偏僻,白马人的独特民俗鲜为人知,加上大量年轻人进城打工,古老独特的白马文化一度面临失传的困境。

  2008年,“池哥昼”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当地对于白马人民俗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近些年,当地不仅建立了“池哥昼”传习所,还通过整理搜集相关史料,确定了传承人,让这流传千年的“原始民族风”得以再现。

  此前,“池哥昼”演员以中老年人为主,而现在的主力已是年轻人,他们粗犷奔放的舞蹈,吸引着全国游客慕名前来。

  曾经靠山难“吃山” 现在成了“护林员”

  白马人集中生活的铁楼藏族乡,地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于这里是我国野生大熊猫的三大栖息地之一,许多村寨被称为“熊猫村”。

  青山绿水中与大熊猫相伴的白马人,前些年,却苦于靠山难“吃山”。

  1978年保护区成立以后,为了保护野生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分别实施了禁牧禁猎、退耕还林等措施,这使白马人的传统耕猎生活受到很大影响,靠山却难“吃山”,很多白马人不得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

  这几年,“熊猫村”的一些村民“华丽”转身。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李瑞春介绍,保护区和当地政府“联手”保护,一些原来刀耕火种的村民,现在成了领工资的护林员,被砍伐的山林重新恢复了葱郁。不仅如此,保护区开始鼓励村民们使用液化气灶具,“熊猫村”用上了清洁能源。

  李瑞春说,近两年,红外相机捕捉到野生大熊猫活动影像的频次越来越多,保护区范围内林线正在下移,说明该流域自然生态明显改善。

  靠山吃山新释义 守护山水奔小康

  眼下春寒料峭,却挡不住游客们到访“熊猫村”的热情。记者看到,石门沟村4家农家乐宾朋满座,店员们端茶送菜,忙得不亦乐乎。

  “椿树山庄”老板李双全告诉记者,到了旺季,连庭院里都摆满了餐桌,他既当厨子又当司机,忙得团团转。李双全说,去年一年,他家纯收入就有50万元,周边几十户村民成为山庄土鸡、野菜的“供应商”,每户人都可以多出几千元收入。

  如今,藏在大山里的石门沟村,已经变成了“白马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村”。石桥、溪水相映成画,“观瀑听泉”成了不少农家乐的广告词。有的游客在电商体验馆里挑选熊猫玩偶、民族饰品,有的尝一嘴咂杆酒,临走还要带上几箱水磨杂粮面。

  人群中,16岁的白马少年班来杰持着手机,通过网络直播山寨风光和民俗表演,赢得不少粉丝的点赞。“我只是想传播白马文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这里,来我们‘熊猫村’走一走,看一看。”

  石门沟村村支书班付全说,尽管“熊猫村”的生态旅游刚刚起步,但已经带动了野菜、山货的外销,2016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5000元,脱贫攻坚的进度不断加速。

  现在的山寨,民俗文化得到活态传承,原生态风光赢得游客青睐,白马人给了“靠山吃山”新释义。那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护山水能更快脱贫奔小康。

点击查看专题
点击查看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唐斓
相关新闻
新闻评论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亚投行迎来香港、加拿大等13个新成员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直击空军学员夜间飞行训练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北京:春雪或伴春雨至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英国议会大厦附近发生袭击事件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61120449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