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哈萨克族:歌和马是两只翅膀
2017-05-20 03:27:20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毡房

马背上的哈萨克人

哈萨克族刺绣

哈萨克族舞蹈

哈萨克族人口为1250458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及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天山草原及与新疆毗邻的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住在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族自治州的哈萨克族,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下,于1984年6月大部分返回新疆。甘肃、青海的哈萨克人,是从1934年开始由于不堪忍受新疆军阀的压迫和屠杀而转辗逃亡而来的。

丰富的族源

哈萨克族源比较复杂,一般认为,主要是古代的乌孙、康居、阿兰(奄蔡)人和原在中亚草原的塞种人、大月氏以及此后进入这个地区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契丹、蒙古等各族人融合而形成的。从13世纪初蒙古民族强大,到15世纪哈萨克王朝的建立,前述有关哈萨克族源的一些部落和氏族加快了联合的步伐。而哈萨克民族共同体的最终形成与历史上的“白帐”汗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13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也被迫西迁。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各有部分地区是哈萨克人的牧地。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金帐汗国新的割据局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的白帐汗国于14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哈萨克族的祖先建立过区域性政权,这个政权在历史上称哈萨克汗国。1456年,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部离开乌兹别克汗国,东迁蒙兀尔斯坦(东察合台汗国)。这些脱离乌兹别克汗国的牧民,被称为哈萨克人,他们在新的牧区建立起以克烈汗为首的哈萨克汗国,人口有20万。

明景泰七年(1456年),白帐汗国最后一个可汗巴拉克之子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不负众望,率领哈萨克诸部东迁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流域,建立了独立的政治实体——哈萨克汗国,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从而吸引了周邻大量游牧部落前来加入。

哈萨克汗国建立以后,哈萨克诸部在政治上获得独立,经济上得到迅速发展,汗国的领土也不断扩大。15世纪50—70年代初,哈萨克汗国拥有钦察草原和中亚的论答剌、突厥斯坦、乌尔根奇等地。1500年,占领河中地区。到16世纪20年代哈萨克汗国的领地,南面包括锡尔河流域,东南部包括七河地区,东北部包括巴尔喀什湖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部包括玉邪克河流域等地。1698年至1718年,哈萨克族的许多部落,按照部落谱系划分为三个玉兹。大玉兹被称为右部,主要分布在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塔拉斯河以及伊犁河到锡尔河的广阔地区;中玉兹称左部,主要分布在大玉兹以北,夏牧场在锡尔河中游及卡腊山脉一带,冬牧场在托博尔河、伊斯姆河、努腊河、萨雷苏诸河流域;小玉兹称西部,领地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西部地区。

17世纪末,西部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开始强盛起来,不断向外扩张。17世纪70年代,准噶尔部噶尔丹向南扩张至青海和新疆西部,哈萨克各部常遭准噶尔部的侵扰。哈萨克汗国一度衰落。自此,哈萨克族展开了反抗准噶尔封建贵族集团的艰苦斗争。

18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统一了新疆,从而为西域多民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766年,清政府敕令伊犁将军:“伊犁等处土地辽阔,人烟愈多愈善,哈萨克如不得游牧地方,或畏惧劫掠,情愿内附者,即行收留。”1767年,清政府告知哈萨克中玉兹可汗阿布赉:“哈萨克牧民可以到伊犁等地游牧。”这样,从18世纪60年代起,哈萨克开始陆续迁到自己的先民(祖先)的故乡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游牧。此后,哈萨克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1864年,中俄双方签署《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侵占了中国西北边疆大片领土,一些哈萨克部落表示“众民随地划归俄辖,虽死不从”的坚定立场,纷纷投归祖国。清政府对所辖哈萨克人在原氏族部落的基础上,实行千户制。哈萨克人开始缴纳赋税,履行国民义务,最终接受中央王朝的直接管辖。

无处不在的“巴塔”

哈萨克族的节日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一样,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主要节日除肉孜节和古尔邦节外,还有“那吾肉孜”节。前两个节日虽然源于宗教,但已变成哈萨克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节日,为国家法定的民族节日。“那吾肉孜”节则是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之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春节。

哈萨克族很早以来就使用十二生肖的日历。这些生肖纪年的起点是日夜相等的春风(3月22日),叫“ULES”或者“那吾肉孜”(NAW—REZ)。“那吾肉孜”是“新年”的意思。生肖从“那吾肉孜”这一天开始转换,这一天算作新旧更替,叫“春分”(ULES KUNI)。“那吾肉孜”日,家家做“那吾肉孜”粥。哈萨克人成群结队,走村窜户,挨家喝粥,吟“那吾肉孜”诗,拥抱贺岁,祝愿新年牲畜旺盛,庄稼丰收。专为那吾肉孜节准备的份肉煮好后,需端到受人尊敬的长者面前,老人致祝词,祝牲畜兴旺,乳汁丰盈。

在哈萨克人的日常生活里,“巴塔”(即祝福词)无处不在,无时不说。如从婴儿降生、取名到婚嫁,从宰畜、用饭到出外办事、搬迁异地,从过生日到节庆等,人们都很自然地把致“巴塔”作为重要的礼仪,以此表达对人、对事物的良好祝愿。针对不同的对象,“巴塔”的祝福内容也不同,如到别人家做客,饭前饭后致“巴塔”,内容是:“愿你的锅里油水不断,求你的餐布(餐桌)美食常在,祝你的全家幸福美满”。哈萨克人坚信“巴塔”的力量是神秘而强大的,有谚语这样说道:“雨水染绿大地,巴塔成就英雄”、“美好的巴塔能让一个人走好运,没有了巴塔却使一个人遭厄运”。

在哈萨克人聚居的地方,老年人不论男女与贫富,都非常受人尊重。晚辈们见到他们,要行礼问候,用“阿克萨哈勒”(老人家)、“阿帕”(大妈)等尊称代替其名。老人说话时,晚辈们绝不可以打断插话,更不能在他们面前抽烟喝酒。老人下马时,晚辈要出来迎接,扶其下马。进房时,要让老人先进,并坐屋子的上方正中位置。吃肉时,要把羊头、羊腿端给老人享用。

撒喜礼仪贯穿哈萨克人的整个一生。婴儿出生要恭喜,男婚女嫁要道贺等等,只要有值得喜庆的大事小事,都会有妇女拿着一把把或一盘盘的喜糖、奶疙瘩、包尔沙克等美味干食,不时地抛洒向欢乐的人群,以示有喜同乐、有福同享、喜事不断。

哈萨克族民歌的来源丰富,内容十分广泛。哈萨克族民歌多表现古代氏族部落的生产生活、观念信仰,这些民间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古老的风俗习惯、情趣志向密切相关,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在生活习俗中被直接运用。

古代民歌流传极广,运用较多的一种体裁就是祷告。这是根据民族习俗而流传下来的,为表达真诚的情怀而创作的民间歌谣快板。古代哈萨克族人生活中许多习俗少不了祷告。而几乎所有的祷告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就是祈求获得福祉。始终把幸福的降临与幸福之神柯德尔紧紧相连。哈萨克人认为“美好的心声就是一半财富”,因此特别珍视诚挚的祷告。在大庭广众面前,如果能得到那些德高望重的长辈们的祈祷祝福是莫大的荣幸。人们甚至认为通过祈祷得来的福祉会代代相传。由于祈祷祝福是具有永久感召力的体裁,所以至今仍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

哈萨克族民歌中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对唱。对唱,就是两个阿肯(即对唱者)即兴进行创作比赛。在哈萨克族人们之中,对唱技艺相当普及。在婴儿诞生礼仪和结婚典礼上,人们围聚在一起,互相结成对子,开始对唱。甚至在悠闲的放牧之际,在漫漫的搬迁途中,或在探亲访友的路上,或在家中来了贵客时,人们偶然相遇,也会用对唱的方法,通过短短的几句唱词,互相问候,互相戏谑,互相较量,这种现象已蔚然成风。

阿肯弹唱是生命力很强的民间文学体裁,直到今天依然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对唱作品在群众中流传。现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所辖各地、县每年都组织阿肯弹唱会。阿肯唱词的内容紧跟时代步伐,对唱技艺也有了很大提高。

哈萨克族的音乐舞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冬不拉和胡布兹、斯布孜合等是主要民族乐器。冬不拉尤其受哈萨克族群众喜爱,多用桦木等材料做琴身,用羊肠制弦。传统的哈萨克族舞蹈,多以模仿飞禽走兽的动作为特征,夸张幽默,生动传神,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传统的舞蹈有《哈拉卓尔哈》(又译“黑走马”)。

农牧结合的今天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哈萨克族聚居区逐步完善,哈萨克族成为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的平等一员。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成立。后因严冬季节不便开展庆祝活动,报经国务院批准,将州庆日改为每年9月1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下辖塔城、阿勒泰两地区和州直10个县市。自治地方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哈萨克族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哈萨克族大多数人从事畜牧业。新中国成立前,畜牧业以世袭部落经济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牧区实行不分、不斗、不划分阶级、不定成分的稳定政策。同时考虑到广大贫苦牧民的利益,做到牧工、牧主双利,提高了牧工的劳动报酬,废除了部落头目的封建特权。1958年,成立了人民公社和公私合营牧场,国家对牧主实行赎买政策,牧主的牲畜入社(场)后,可拿股息并逐年取得入股的股金。

国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在牧区兴修水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扩大草场利用面积,提高载畜量,进行了大面积的围栏建设,人工草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天然草场得到改良,为畜牧业的长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开展了以人工草料基地为中心的牧民定居建设,在水土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修建牧民定居点。牧民定居,是对传统牧业生产方式和牧区生活方式的变革,不仅增强了牧业抗灾能力,而且极大地促进了牧区经济的发展和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定居后牧民居住相对集中,相互交流增多,组织文化活动更为便利,电视、电话、广播等传媒手段促进了牧民信息量的增长,牧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哈萨克族地区实施“农牧结合”的方针,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合作化以后,在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以农业为基础”的思想指导下,贯彻“扩大耕种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同时并举”的方针,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并使哈萨克族地区畜牧业生产有了稳定可靠的基础。

工农业生产日益发展,哈萨克族人已不再是单纯的放牧民族,逐步实现了农牧结合的定居放牧。随着生产不断发展,哈萨克族农牧民的收入逐年增加,社会购买力也随之提高。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哈萨克族牧区的交通、通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普遍改善和发展。

进入21世纪,党和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哈萨克族人民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保证了哈萨克族的经济、文化等各项建设事业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

本文摘自《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中国少数民族》卷。

杨鸥编辑整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华政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神农架高山杜鹃盛开
    神农架高山杜鹃盛开
    大马士革玫瑰成脱贫“幸福之花”
    大马士革玫瑰成脱贫“幸福之花”
    博物馆里看纽约
    博物馆里看纽约
    “共享”洗衣机亮相上海街头
    “共享”洗衣机亮相上海街头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219129609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