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第一次地下核试验:西向大漠觅“马兰”
2017-07-23 14:30:20 来源: 新华社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题:第一次地下核试验:西向大漠觅“马兰”

  于晓泉、黄超

  2016年夏,电视剧《马兰谣》在荧屏首播落幕。这部剧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解放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林俊德为原型,真实再现了我国第一次地下核试验那段历史。

  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孙晓文介绍,上世纪60年代,美、苏、英三国签订了《禁止在大气层、外层空间和水下进行核武器试验的条约》,这个条约的实质是在他们已有先进核技术和强大核武库基础上,继续扩充巩固他们核大国的垄断地位,阻止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

  自从我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之后,国际敌对势力和西方新闻媒介,不断以反对“污染”大气层为借口妄图“压”我国停止核试验,甚至断言我国再过20年也掌握不了地下核试验技术。

  地下核试验,是将核弹装置设置在地下一定深度的核爆炸试验,一般分为平洞和竖井两种方式。其场地工程量巨大、工程周期长,爆炸效应研究受限制,面临困难较多。我国核试验当时才刚刚起步,很多技术问题没解决,地下核试验在技术上更复杂。

  “必须打破超级大国核垄断!”上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启动了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的筹备工作,“地下核试验研究小组”悄然成立,地下核试验场地的选定、实验室模拟、爆炸效应研究等课题相继展开。

  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难题。年轻的林俊德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他和同事们从零起步,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岩体应力波的测量技术和现象规律,摸清了我国核试验场特定地质条件下的核爆炸应力波和地震运动的传播规律,为我国地下核试验工程设计和试验安全评估作出巨大贡献。

  几载寒暑,数度春秋。从工作筹备到技术论证和工程施工,中国地下核试验全体指战员不断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历时近5年的前期准备,建立起地下核试验综合测试和全面指挥保障系统,完成了中国地下核试验的准备工作。

  国庆20周年前,我国决定实施第一次平洞地下核试验。这次试验在山体中开掘出一条特殊设计的地下长坑道,在坑道内放置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按照特殊的方案回填堵塞之后,实施地下核爆炸效应综合试验。

  1969年9月23日零时15分,一阵惊天动地巨响后,地爆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将试验区山体猛烈地摇晃起来——新中国第一次平洞地下核试验成功!

  43年后的5月31日,罹患胆管癌晚期的林俊德,因病情恶化离开了人世。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核试验工作者,如同在罗布泊大漠中绽放的马兰一样,永远守护在人民身边。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1
【纠错】 责任编辑: 刘阳
相关新闻
  • 谁主持了1966年中国首次导弹核试验?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成功地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1955年10月,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自此,在中国国防现代化的进程中,他担负起了庄严的使命。1966年10月27号,在西北导弹试验发射基地现场,聂荣臻元帅亲自主持了“两弹”结合的核试验。
    2011-10-28 18:55:54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浙江:冰洞避暑游
    浙江:冰洞避暑游
    盛夏消防练精兵
    盛夏消防练精兵
    情暖太行山区留守儿童
    情暖太行山区留守儿童
    “发现”号在南海采集到大量冷泉生物
    “发现”号在南海采集到大量冷泉生物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11112136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