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10月28日电(记者 水金辰 汤阳)他与农业结缘于1949年,共和国68年历史,是他致力于农业服务的岁月见证。如今,他已88岁高龄,还在为我国小麦生产提质、一二三产融合和品牌建设思考着。他就是安徽农业大学教授胡承霖。
走进胡老的家,不大的书房置于向阳一侧,秋日午后的阳光不再那么刺眼,均匀地洒在写字台上。老人正在摘抄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方面的文献。一旁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几十年来珍藏的书籍,凳子上也堆满了一尺多高的农业书籍、材料和最新的报纸。胡老说,了解最新的政策是他每日必做的事,现在年纪大了,只有“烂笔头”才能有“好记性”。
胡承霖,新中国第一代大学生,曾立志要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点事。他以科技服务农民作为报国之路,一走就是60多年。考大学时,在医学和农业中,他选择了农业。他的课堂也多是在田间地头,有时农民还没起床,他已经坐着5个小时的长途车到了村里……
胡老“蹲点”在农学界是出名的。长期蹲田头、扎地尾,他归纳出制约皖北粮食产量的症结点:“一炮轰”式施肥方法、密集播种、稻茬麦地“湿害”、“草害”交加、小麦品种混乱、格局不科学……作为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学科,如何让农民接受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为了讲清楚病虫害防治,他用百姓熟悉的打麻将作比喻,通俗俚语之间让百姓听懂了科技术语中的真知识。
2005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向安徽省政府写信,建议实施小麦5年增产50亿斤的高产攻关方案。在国家提倡绿色生态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他致力于解决土壤污染严重、科学防治病虫害等研究。2016年以来,他一直在推进安徽省的“双百工程”,即让一亩地减少100块钱成本,增加100块钱产量。
他很不像教授。一头从未染过的黑发,只是夹杂着几根银丝。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88岁的他,仍然骑自行车穿梭于家和学校之间,打扫家里卫生,自己清洗换下的衣服……这些构成了他每日的运动量。
他又有着农学教授身上该有的乡土味儿。下乡调研时,住80元一晚的、连门都关不严的招待所;随时下地,肩上的挎包里总是不离小铲、毛巾和记录农民号码的电话簿;不是北方人,却能听得懂、说得出拗口的皖北方言……
他说,农业论文就该写在田野里。
谈及理想,胡老说,让普通百姓吃得好是他的初心。“年轻时‘吃不饱’的情况见得多了,就想着一定要用毕生所学让百姓吃饱。”如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怎么样才能吃得好”又是他思考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一代人就能解决的,他深知这一点。胡老的团队中,包括他在内的6个人,处在不同的年龄段。在他的眼中,五六十岁的教授、副教授正是担当时。几十年来,他的学生已多到数不清。他希望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他们。
胡老说:“我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与农业相伴。”
-
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努力当好一座桥梁
今年82岁的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最近又忙了起来。原来,北京一家出版社要出一本德语版的《元曲》,急着要他推荐一百篇元曲代表作品并写一篇前言。2017-10-28 19:26:05
-
又是一年重阳节 别只“花钱尽孝”
2017-10-28 10:09:55
-
他们的爱情温暖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2017-10-28 10:09:55
-
“商用5G”产品最快明年推出 第二阶段测试将完成
2017-10-28 10:09:55
-
汽车里有味怎么治?专家:开空调时模式调为外循环
2017-10-28 10:09:55
-
登高、佩茱萸、饮重阳酒……重阳节为什么要做这些?
2017-10-28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