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题:汪三贵:“亲历脱贫攻坚是我的幸运,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门拿出一段来谈扶贫,说明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高度重视。我深感任务光荣,要更加脚踏实地为国家战略贡献自己的智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
汪三贵告诉记者,过去5年是脱贫攻坚前所未有的5年,能够亲历这场人类反贫困斗争的伟大决战是自己的幸运,要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
从博士期间开始研究扶贫问题,到毕业后一直从事扶贫研究工作,30多年来,汪三贵是我国扶贫事业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据汪三贵介绍,中国大规模的扶贫工作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1986年成立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993年开始制定更加系统的扶贫计划,2001年开始制定第1个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我国长期以来通过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带动减贫,这种方式实现了区域性整体脱贫,但贫困人口没有平等受益。”汪三贵说,之前经济增长快、贫困人口多,且收入分配较为平等,这一模式也能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
30多年的学术生涯,汪三贵一直跟踪研究中国扶贫成效。在他看来,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是中央深刻把握当前这一时期的贫困特点,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举措。
“在经济新常态下,再走经济增长带动减贫的老路效果就要大打折扣,这就要求我们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直接帮助贫困人口。”汪三贵说。
2013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减贫5564万人,年均减贫1391万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最佳战绩。
汪三贵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方略,抓住了这一时期扶贫工作的主要矛盾。十九大之后脱贫攻坚工作还将继续在精准上发力,切中了脱贫攻坚的要害。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二○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中国减贫方案的成功,也让长期研究扶贫的汪三贵成为媒体追捧的“明星”。“现在一年下来有十几次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我去介绍中国扶贫经验,国外媒体的采访也明显增多,记者们关注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的减贫经验上。”汪三贵说,“我很自豪,也很乐意介绍中国的减贫经验,这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多地了解中国的制度优势。”
在他看来,中国减贫方案有三大法宝:党对扶贫的高度重视、政治承诺和组织优势。例如,东西部协作扶贫能够动员几百万名干部驻村帮扶,这是西方国家做不到的。此外,“我们党还有连贯的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提高。”
汪三贵现在除了研究工作还参与很多扶贫实践,例如给扶贫干部解读政策、去基层为产业扶贫项目把关、在国际会议上交流介绍中国经验……他的工作日程从来没有这么满过。“各地生动的扶贫实践也为我的学术研究提供了丰富案例,我要将这些经验总结出来,这对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有帮助。”汪三贵说。
他告诉记者,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深度贫困地区问题依然严峻。他最近马上又要出版一本新书,名字叫《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我国特困地区的贫困与扶贫政策研究》,重点关注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
汪三贵说,减贫是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同阶段要解决不同标准下的贫困问题。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我们还要预防贫困人口脱贫后返贫,我将继续为巩固扶贫成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盘点中欧班列之“最”,你知道哪些?
2017-12-02 11:43:15
-
公积金贷款被拒,购房者只能吃“哑巴亏”?
2017-12-02 11:43:15
-
未来5年这10种工作最赚钱
2017-12-02 11:43:15
-
从舌头看肾脏好坏
2017-12-02 11:43:15
-
办公室需常备三种茶
2017-12-02 1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