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强力部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2018-02-06 08:31:07 来源: 新华网 提示:全文字,阅读需要分钟
关注学习进行时
微博
Qzone

  新华网记者 赵银平

  【学习进行时】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战略目标。1月30日,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为何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这一体系?又从哪些方面着手?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这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时隔三个月,中央政治局就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讲话中,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出了系统解读和强力部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多重要?

  习近平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

  从国内层面看,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中国经济体系仍存在不少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

  从国际层面看,当今的“地球村”中,中国的发展无法与世隔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正是“将中国放在全球大局的视野来看,具有世界意义,且强调国际标准、国际准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如期实现的必然要求。

  刘元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能够保证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能够保证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这样一个目标。同时也能保证为实现其他现代化目标构建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

  陈文玲进一步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我国未来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相呼应的,也是‘两步走’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她说,这个目标决定了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经济关乎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百姓一日三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多重要?一言以蔽之,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几多?

  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体系”二字就说明了这是一个整体,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习近平将之分解为七个方面的建设:

  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

  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

  要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实现收入分配合理、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要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实现区域良性互动、城乡融合发展、陆海统筹整体优化,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要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要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实现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

  七方面建设,涉及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他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抓好哪些工作?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到点面结合,方能让这一体系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习近平强调要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

  对实体经济的重要性,习近平一直非常重视。十九大后习近平首次调研来到江苏,在徐工集团时他再次强调,中国这么大,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不能走单一发展、脱实向虚的路子。这次集体学习中,他进一步指出,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政策措施向实体经济倾斜、工作力量向实体经济加强,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

  二是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创新,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之一。他曾一再指出:“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三是要积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同时协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习近平同时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习近平强调:“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只有“做好补齐短板这篇大文章”,“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我们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2月4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中央农办主任韩俊指出,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四是要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四年多来,中国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开拓了国际合作新空间。

  现代化,意味着城乡、地区和国家之间,越来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体。内外两个维度的协调发展、开放流动,必将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提供强劲动力。

  五是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重点和起牵引作用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十九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报告还对国企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进行了部署。

  五方面工作各有侧重,相辅相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深入探讨。”习近平指出。

  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从理论、途径、目标等方面层层剖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点击进入专题

【纠错】 责任编辑: 赵银平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2112237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