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规划建设“雄安质量” ——陈刚在河北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答记者问实录摘要

2018-03-09 15:31:33 来源: 中国雄安官网

  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河北代表团全体会议媒体开放日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陈刚就雄安新区规划编制、雄安质量、基础性重大项目、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方面回答了记者提问,中国雄安官网现将答问实录摘要如下,以飨广大网友。

  中央电视台记者:

  刚才我听见河北在全力办好三件大事,其中就包括要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请问目前河北在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

  陈刚: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今天是三八节,也祝你三八节快乐。

  雄安新区是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亲自部署的一个历史性工程,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历史性的安排。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推动的一个重大工程。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和北京市、天津市给予了大力支持,河北省按照党中央要求,落实主体责任,举全省之力来推动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现在各位省领导分工负责,省直部门各负其责,各市县也在全力以赴地支持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各项工作。

  雄安新区的工作面很多,我今天重点讲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关于规划编制的情况。大家知道,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在一张白纸上建设一个新城,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好规划。

  总书记说,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怎么编制好雄安新区的规划,怎么把雄安新区建成一个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我们必须精心编制好规划。

  我们坚持开门办规划,吸引国内外的专家,利用体制优势,汇聚各方面力量来精心编制规划。东峰书记、许勤省长亲自研究,做出明确的部署和安排。现在规划编制工作取得重要成果,取得重要进展。下一阶段我们会继续深化规划内容,完善规划体系,特别是对控详规、修详规和专项规划,确保雄安新区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后再开工建设。

  第二个方面是关于体制机制创新。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过去40年里,我们国家打造了深圳的样板和浦东的样板,改革开放40年的今天能不能打造新的样板?总书记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个样板叫“雄安质量”。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高标准的要求,一定不会是高高兴兴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要靠奋斗,要靠努力,要靠创新。我认为对雄安来说,有创新才有未来,有质量才有生命。从全国来看雄安,无改革创新,无雄安价值。我们现在正按照“雄安质量”的要求和标准,来研究制定雄安新区改革开放的相关政策措施,这个方面中央各部门现在正全力以赴,推动这项工作的落实。

  第三个方面是关于先行启动一批基础性重大项目。大家知道,2月28日,北京到雄安的高铁已经开工建设。去年我们完成26万株植树造林工作,清理了一批纳污坑塘。今年我们将重点围绕白洋淀的治污,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继续扩大植树造林的面积,今年目标是10万亩。同时要启动雄安新区防洪工程的建设工作。另外,对支撑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水、电等保障性工程也要适时启动。

  第四我想介绍一下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我们提出“无文化传承,无雄安未来”,一个新的城市要立得住,关键是要传承好自己的文脉,雄安新区在大规模规划建设之前就注重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对历史风貌的保护,对文化遗存的保护。

  我们启动了“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在调查中发现,雄安新区有一些几百年甚至于上千年的古树,一棵古树可能传承了一个村落的文化,一棵古树可能记载了一个家庭的记忆,一棵古树可能也保存了我们儿时留下的乡愁。我们从一开始,就把这些古树、古建筑、古牌坊等在规划地图上标注清楚保留下来,古树不挪,古建筑不拆,古牌坊不搬,保持原址不动。建成新城市的老广场、老场所,要让老百姓记得住乡愁。我们想在雄安未来的某一时刻,在树荫下,在蝉声鸣叫中,老人摇着扇子给儿孙们讲过去的故事。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我们要保持足够耐心,稳扎稳打,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一茬接着一茬干,努力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

[责任编辑: 李志强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191122512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