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记者张辛欣、史竞男、吴文诩)“我国每年集成电路及电子元器件进口额超过5000亿美元,超过原油进口。仅芯片一项就有约2400亿美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董事长芮晓武的发言在两会期间引发关注。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制造必须加大技术攻关力度,用创新推动“品质革命”。
核心技术,就是发展潜力。
全国政协委员、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奚国华说,单纯依靠承接、模仿和复制国外先进技术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时期已过去,对自主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技术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创新是活下来的法宝,也是唯一路径。”全国人大代表、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说,一些高端制造业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较高技术壁垒,前期资金投入巨大,很难较快见到回报。但越是困难,越要坚定创新。
“这是中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李东生说,以显示屏为例,即便在困难时期,TCL依旧坚持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4%以上。得益于提前布局,TCL在柔性显示、印刷显示等下一代显示技术上处于国际一流水平,成为产业领跑者。
不只是核心技术,基础工艺、材料的创新也为中国制造奠定“起飞”条件。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涂装车间西区面漆工段操作技工黄波对此深有感触。“一个轴承、一颗螺丝钉都决定着装备的质量和生命力。不论是锻造技术还是安装工艺,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为产品提升价值。”他说。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生产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说,知识产权是培育创新的沃土。随着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兴起,更要将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创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保护知识产权还意味着将其进一步成果化。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秘书长徐晓兰建议,通过构建政策扶持、保险配套等体系,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形成有效供给,为制造业的发展注入活力。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释放创新活力。
“归根结底还是要让市场环境更好,竞争更充分,这样企业的实力才会增强。”李东生认为,创新的前提是充分市场化,要让企业成为投资的主体并承担主要责任。
代表委员认为,近年来的减税降费力度大,政府办事效率提高,措施实在,给制造业帮助很大。建议加快制度层面和生产要素层面的改革,加大力度保护企业家的产权和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企业家“宽心”和“松绑”。同时,为创新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建立起完善的容错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