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题:由跟跑到领跑,不加强基础研究无路可走——科技界别委员热议前沿突破
新华社记者余晓洁
“目前,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科技组织仅以个位数计,这与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很不协调。”
12日,政协大会科技界别30组政协委员围绕“重大科学和前沿技术突破”热烈讨论。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相关负责人参会聆听,并现场回应。郭华东委员对科技强国指标的阐释,引起大家共鸣。大家表示,跻身科技强国,我们需要进一步强化基础研究,需要有更多原创成果和对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贡献。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政府工作报告用大量篇幅讲创新型国家建设,要求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应该区分科学和技术,更加精准地支持基础研究。科学是发现自然固有的规律,技术则是发明,是人类创造。”吴一戎委员说。比如现在人们都离不开液晶,但在科学研究之初,科学家只是想研究液体具有晶体的特性,并不知道能用到哪里。电子学家把它用于显示,比如钟表和黑白电视,并不断发展。“科学研究早期,很难说清意义和应用,不能因为暂时离应用比较远就不重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高瑞平表示,加强基础研究,不能说起来重视、做起来忽视。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与基础研究的水平密切相关。她说:“现在,中国科学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闯入‘无人区’,是时候突破基础研究这个瓶颈,推动我们自己的原创了。”
“我国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不加强基础研究无路可走。”科技部基础研究司司长叶玉江说,“今年年初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但光发文还不行,关键看落实见效。”
基础研究究竟怎么抓?国家如何主导、社会力量如何助力?怎样促进重大成果出现?
“自上世纪后半叶以来,重大基础科学前沿的突破逐渐由自由探索式的基础研究,转变为由政府主导的、有组织的定向基础研究。”吴季委员建议,我国应充分利用制度体制的优势,在地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学卫星领域加大投入,规范管理。根据科学发展态势改变五年规划的惯例,按年度(或每两年)来征集和遴选计划,由专业管理机构实施从规划到产出的全价值链管理,补齐我国在重大原始创新和重大科学前沿突破方面的短板。
崔向群委员说,加强基础研究,关键是科学家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志气,领导要有视野有决断。“新时代,不能再去重复、复制别人已经做了多年的工作。我们的科学目标要有前瞻性,要抓住先机,努力让有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益。
“作为铁路科技工作者,我们清醒认识到,高铁动车组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虽然在系统集成和关键技术上有成果,但在某些零部件上还有缺项,在技术实现上有短板,在研发水平上有差距,在创新能力上有不足。”赵红卫委员说,即便在应用类技术创新中也要布局基础研究和前瞻性技术研究。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副局长黄敏表示,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没有一项是两三年就搞出来,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必须有长效的支持机制,创造条件让科学家能够长期坚持基础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研究投入主要靠政府。在一些发达国家,联邦政府财政投入占整个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不到50%,企业投入将近20%,还有社会力量的投入。我国亟待建立多元机制加大基础科研投入。”叶玉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