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018-04-20 08:35:36 来源: 《求是》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核心要点:

  ■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身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指导实践,就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它,而是要从我们所处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 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思想体系。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正确道路。

  ■ 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就不能将这一理论局限于少数人之中,而必须使之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当前,特别是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引领实践、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2018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根本指导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同时也使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自身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如今我们纪念马克思,就是要在新的发展阶段上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以新的实践为基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成果。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的学说时,首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被他们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新的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使哲学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借助这样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批判,特别是从政治经济学的层面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继而以此为基础,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将自己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多方面的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同时又应看到,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为现实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对此,恩格斯曾有过明确的论述: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指导实践,就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它,而是要从我们所处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对于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曾经历过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当年党内也曾发生过教条主义的错误倾向,致使革命事业遭受了重大损失。中国共产党人汲取了这些经验教训,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进行探索,最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殊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积极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然而探索中又出现了“左”的错误,思想停滞僵化,在实践中造成很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们党下大气力进行拨乱反正,重新恢复和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全面实行改革开放,最终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正是在这样一个艰苦探索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重大成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一新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十九大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新的战略安排,我们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新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这就要求我们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探索和解决各种新的问题,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更多新的成果。

  二、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我们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地位,但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疑问:马克思主义毕竟是产生于19世纪的理论成果,如今已是21世纪,这一理论是否还能适合当代实践的需要?要认识这一问题,仍需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入手。

  如前所述,作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成果,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科学思想体系。特别是它在哲学层次上所实现的根本变革,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样一种科学思想体系,无疑具有普遍的真理性。虽然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不过时。它所揭示的自然、社会以及人类思维等领域的最一般规律,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普遍存在,并不会因为过了一百多年就发生改变。的确,当代资本主义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但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依然存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也并没有改变。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实践中依然具有根本指导意义,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必须继续坚持。

  但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不是一个僵死、封闭的体系,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生长着的活的理论,是随着时代发展不断认识客观世界又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的科学方法。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只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正确道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和拓展的过程,每一代人的科学认识活动都为绝对真理的长河增添了新的成果,但他们的认识又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因而又具有相对真理的属性。后人总是要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做出新的探索,将认识过程不断推向前进。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这个矛盾只有在无限的前进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也同样是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在19世纪的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造的,他们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只能是当时条件下所能够取得的认识成果。在历史已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当然不能停留在这些已有的成果上,而应与时俱进,从时代的高度研究新阶段上的新问题,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开展新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时代化是紧密联系着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这一具体实际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会取得新的具体认识成果,而且还会不断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我们从这一层次做出新的反思,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当然,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还需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范围的新发展、新变化,并从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思考。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做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他特别强调,要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关注当代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实践基础;而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和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新矛盾、新挑战,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把握好坚持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展开,使之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三、重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要真正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就不能将这一理论局限于少数人之中,而必须使之面向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为群众所了解和掌握。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最终都要通过群众的实践来实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交给群众,并把它转化为群众手中的锐利思想武器,才能更为直接地进入到社会实践的层面,促进各领域实践更加自觉和有效地展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因此,对于无产阶级政党来说,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部群众的头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务。

  应该说,对于这方面工作,我们党一直十分重视,并采取了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加以推进。早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就克服种种困难,编译出版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以及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书籍,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同时重视开展干部教育,创办了各级党校及其他干部培训机构,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加强全社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宣传普及,在更大范围内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便成为宣传思想文化领域的根本任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面进入国民教育体系,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主干的干部教育体系更是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作为主课。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共同发挥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通过社会意识的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可以说,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干事业,表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全社会所形成的共同思想基础分不开的。

  当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不懈地努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这方面工作同样面临着新形势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而要做到这“两个巩固”,就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继续依托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更好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同时,要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广泛开展面向大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改进宣传方式和手段,在广泛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使理论宣传更好地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接受。当前,特别是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引领实践、指导工作,从而更好地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作者:贾高建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洁琼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1227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