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更坚定 再出发
2018-07-04 16:24:48 来源: 光明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以背曰负,以肩曰担。”肩上负重前行的画面,构成了中国文化里“担当”二字的意象。

  烽火年代,担当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胸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血性,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气魄,是“人间遍种自由花”的壮志。

  和平时期,担当是“铺石以开大道”的气度,是“筚路以启山林”的责任,是“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是“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担当”二字被时代赋予了沉甸甸的分量。“负重”与“行路”的意象,具象化为民族复兴征程上的奋进;登高望远的自信、为山九仞的压力,双向激发了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无论是回顾历史、纪念伟人,还是规划改革、部署脱贫,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担当精神,“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成为立在8900多万共产党人面前的精神觇标。

  2018年5月,《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印发,中央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的态度更加明确,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更加鲜明,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机制逐渐形成。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气候无声地表明:新时代为有为者创造条件、为想为者提供指南、为慢为者注入动力、为敢为者提供保障,今天的共产党人已经感受到了这样的召唤——

  更坚定,再出发。

新时代成就有为者

  “当官最怕什么?”

  2014年此时,《人民论坛》杂志曾就这个问题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工作上出事儿”“被媒体、网络关注”“腐败问题露馅”三条位列前三。

  是时,“八项规定”精神开始深耕中国社会、“反四风”的举措紧锣密鼓。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整治“车轮上的腐败”、狠刹会所中的歪风、清理天价培训中心、清查“裸官”、叫停“形象工程”,正在给干部队伍带来几十年未有的洗礼。关于公务员离职的报道、关于为官不易的讨论,被抛上了舆论的波峰。

  几年之后,像大潮卷走泡沫,议论和杂音逐渐变得微弱。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披沙拣金,让清廉者和有为者更加凸显出来;五年来全方位、开创性的成就,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了更大历史空间。

  新时代,加强党的领导发生深刻变革,一个走过97年赶考路的马克思主义大党,实现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历史性跃升。对于有为者而言,这意味着更干净的干事创业环境、更有力的统揽全局机制。

  新时代,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粗放发展不可持续成为上下共识。对于有为者而言,这意味着更科学的政绩观评价,更全面的选人用人标准。

  新时代,各方面体制机制发生深刻改变,制约社会发展活力的条框被360多个重大改革方案“解锁”。对于有为者而言,这正是创新和创造能力充分涌流的空间,是获得更坚定改革共识的机会。

  有为、敢为、善为,明显在这个时代刷出了更大的“存在感”。在浙江,“最多跑一次”改革已成为带动社会治理创新的杠杆,公众在相应的政务微信群里抛出问题,完整的攻略马上出现,从网上到窗口有专人引导、一站抵达。在深圳,原始创新能力建设成为发展着力点,“平均一天46件发明专利”“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接近全球最高”,刷新了这座全球知名城市的进化史。

  当然,还有更多新时代的故事,藏木于林,无声地勾描出这个年代应该有的气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有为者而言,是高要求,但更是大平台。在百年现代史中纵观,中国曾经的奋斗者,起点是雪山草地、南海渔村,经历的是眠霜卧雪、筚路蓝缕,走过的是外媒形容的“血汗、艰辛和痛苦的征程”。而今天,新时代的有为者,正与一个民族的复兴历程同步,正站立在全球经济的“稳定之锚”上,正在亲历“中国的奋斗,便是人类的奋斗”的大历史。

  真正的有为者,一定会以强烈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顺应时势、拥抱时代,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新思想指引想为者

  新形势需要适应、新要求需要落实、新情况需要研判——最近几年来,这大概是党员干部感触最深的事情。聚焦领导干部“心理调适”问题的研究文章开始集中涌现,其中一篇指出,“责任重大和能力有限的矛盾,使部分领导干部经常陷入极大的心理苦闷”。

  心理调适,其实,是怎么理解“新”的问题。

  新形势,意味着全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的自然呈现;可能指向不确定的风险,但同时更展现了“变化创造机会”的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广大领导干部新担当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为想为者增强了敢做事的底气,明确了做什么的方向,提供了怎么做的思路。

  面对地方的发展诉求,面对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有些干部无所适从。读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法,形成诸如“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新思路,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观的革命,更容易找到“富强中国”与“美丽中国”同程共进的实现路径。

  发展的不平衡,跟不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令有些干部忧心焦虑。读懂“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深意,更能在动态中把握工作平衡:将更高的层次上民生发展思路配以立足国情、可持续的具体规划,以千里之志积跬步之行,才能实现党的引领下全社会的同频共振。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新思想提供给想为者的,既是在解决矛盾中化被动为主动的思路,也是在大时代中敏锐捕捉先机的能力——

  发展新动能,带来了一轮数字经济的竞逐,呈现了信息时代和科技革命的风云际会,给了想为者捷足先登的阶梯,为主动适应者提供了实现价值的机会。

  国际新环境,既有波谲云诡更有云奔潮涌,让想为者能够站在民族复兴征程与世界发展大势的交汇点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语境之下大有作为。

  干事创业的过程中,迎面碰上的时代考题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加速,群众利益诉求多样,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必然使铺展在我们党面前的“考卷”更加错综复杂、千头万绪。问题导向、创新意识、人民情怀、历史担当、战略定力,提供了直面矛盾、解决问题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化挑战为机遇、化矛盾为优势思路,隐藏在新思想的字里行间,给予想为者以实践指南。

  纵向看历史、横向看世界,新时代的气象前所罕有,新思想的实践伟力正在更深层的意义上呈现。理论的科学力量与实践力量,正是想为者心中的定力,手中的武器。

文化自信感染慢为者

  今年年初,《中国纪检监察报》的一篇文章提出了一个概念:“三等”干部。

  “有的人任务摆在面前,却知而不行、坐等观望,等着上级开会部署;有的人收到上级文件,还要求再出细化规定,不主动想办法,等着上级拿方案;有的人受领了任务,还指望领导教办法,不自觉动脑筋,等着领导给答案。”等开会、等方案、等答案,是为“三等”。

  不是不为,只是慢为。这背后的心理,比乱作为、不作为显得微妙。可能是“事缓则圆”的求全态度使然,可能是“但求无过”的官场哲学导致,可能是遇事“难”字当头、逢难“退”字当先的鸵鸟心态造成,可能是“间歇性热血满腔,长时间迷茫犯懒”的工作惯性引致,还有可能是源自能力不足、本领恐慌,所谓“跟不上趟儿”。

  多样复杂的原因,给了慢为、缓为某种合理性,甚至衍生了一些现代官箴。比如:“少主张、多请示”“少栽刺、多栽花”“不怕慢步、就怕错步”“懂也别说懂,会也别说会,能也别说能”。干事创业的状态,从这些广为传播的“升迁秘籍”“机关单位生存法则若干条”中,得见一斑。

  对此,党中央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引入思想建党,深刻彰显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的共同精神追求,以文化自信激励干部作为。廉政文化、修身智慧、敬畏精神、慎独意识、民本思想,这些中华数千年从政为官的思想资源被重新激活;严以修身、正心明道、防微杜渐、手握戒尺、行有所止,为党员干部提供了另一种财富。从一定意义上看,新时代恰恰是有着“思接千古”视野的时代,而到底什么是中国文化中的为官之本、为官之理、为官之德、为官之义,正被干部群体所反复掂量。

  被历史哂笑的皆是公堂木偶。

  从政环境已经深刻改变,庸俗的官场哲学再难有立足之地。无论是信奉明哲保身之道的慢为者、还是因为本领不足而裹足不前的干部,可能都要面对“庸官”“懒官”“太平官”的文化拷问。学优则仕、养德为官,作为社会精英和普遍有社会抱负的群体,从政经历如果最终以“庸官”定论,无论如何都是一种大失意。

  能千古流芳的无不志在为生民立命。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似民间疾苦声”的济世情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担当气概,为今天的干部提供了千古镜鉴。如果只满足于平平安安占个位子、庸庸碌碌混个日子,人在仕途却不知“家国”“苍生”四字,实在不必为官,更难以抵达充盈有意义的人生境界。

  今天,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当官不避事的民族传统,共同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念人民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将事业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带头履职尽责,带头担当作为,带头承担责任。向“有为”前进一步,还是向“不为”退后一步,已经成为慢为者必须要面对的良心之问。

全面从严治党保护敢为者

  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曾引发观看热潮。对落马干部白描式的讲述令人惊心,也发人深省。

  有人落马后痛心疾首,“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有人无限懊悔于第一次受贿,“本来一直想做一个清白的好官”,“当时我也没注意到他给这个钱”。

  从清风两袖的理想到欲壑难填的现实,从敬民畏法的起点到贪赃枉法的终点,中间的道路很长、原因不少。这既要归因于个人信仰的丧失、个人选择的异化,也同样指向了监督弱化、纪律弛惰的政治生态。

  “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从深层次上影响着一个个体对“如何当官”“当官为何”选择。如果说,纪录片里落马“老虎”惊心动魄的腐败历程,还只是极端例子,更多处于灰色从政环境之下的普通干部,更多裹挟于“送礼文化”“圈子文化”“酒桌文化”中的为官者,则不得不面对这样的无奈:厌恶潜规则但又要服膺潜规则,羁绊于小圈子却又要借助小圈子,既长期被官场文化败事、又不得不依赖官场文化成事。

  清气涤浊,顿起沉疴。

  以作风建设破题、以重拳反腐破局、以党内监督形成抓手、以建章立制固本培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用坚定决心、顽强意志、空前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抓铁有痕、驰而不息,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社情民风为之一振。宏观上,党和国家的前进航向获得历史性校正;微观上,能为者、敢为者获得前所未有的干事创业大气候——

  明规则、讲规则、信规则、按规则办事的政治生态,让敢为者面对的人际关系简约化;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让敢为者可在更大天地驰马试剑;有为者有位、有为者才能有位的导向,突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的培养,赋予敢为者更多“愿做事”的朝气和“敢做事”的底气。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全面从严治党对贪腐者、乱为者、不为者整肃有多深,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开辟的历史空间就有多大。

  好的时代,会向每个个体提出根本性问题。每一个既有家国理想又有个人理想的共产党人,恐怕要仔细掂量:

  是该拎着乌纱帽做事,还是捂着乌纱帽观望。

  是只想升堂坐帐,还是想秉旄出征。

  是与历史同向,还是与时代擦肩。

  相信今天,更多人有了直面这些问题的自觉、回答这些问题的自信。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这句话里,有深刻洞见、有深沉情怀、有深切冀望。一个国土和经济体量巨大的国家,每一点进步都需要一种众流归海的伟力,所以呼唤担当者;一个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目标的民族,每一步前行都在雕塑历史,所以必将成就实干家。搏激流险滩、遇高峡平湖,过云散雨收、见光风霁月,新时代的中国风景,只能属于坚定进取、担当作为者。(记者 张政 刘文嘉 罗容海 王子墨)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洁琼
更坚定 再出发-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486112307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