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 人民日报7月10日评论员文章:美国“贸易不平衡论”是一笔偏心的糊涂账
美国为自己的单边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找了很多理由,所谓“贸易不平衡论”就是其中之一。常言道,会说的不如会听的。国际贸易讲究你来我往、你情我愿,有赚头大家才会把生意做下去。多少年过来了,怎么“不平衡”时至今日才成了美国的一块心病?更吊诡的是,为什么美国这个实力最强的国家倒成了“不平衡”的“最大受害者”?莫非白宫前几位主人真的都乐此不疲地出卖本国利益,或者软弱得不敢跟贸易伙伴据理力争?
国际贸易怎么就不平衡了?白宫立论的依据主要有两点:一是跟他国做生意时,美国贸易逆差规模过大,已经到了不得不强力解决的程度;二是贸易伙伴对美国不公平、政策不对等,弄得美国经济利益受损,产业和就业遭殃。谈论贸易问题要拿数字说话。可偏偏就是在摆弄统计数字时,美国的计算器出了问题,不仅数字键按不准,运算程序也变得逻辑混乱。以中美贸易为例,根据中国和美国政府机构专家组成的工作组测算结果,美国官方统计的对华贸易逆差被高估了20%左右。更令人难以信服的是,美国政府引用的贸易数据只包括货物贸易,并未反映服务贸易。美国服务业占GDP的70%以上,怎么算贸易账时会搞丢了这么一大块?道理很简单,美国服务贸易顺差不小,如果算进去,所谓的“贸易不平衡论”就更立不住了。
美国不肯将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放到一起讨论也就罢了,把货物贸易逆差单拉出来说事,也得求真务实地看看,是怎样走到今天这一步的。别人的东西你需要,二话不说出手买,自己的好东西攥在手里死活不肯拿出来,不出点逆差才怪呢!这样干下去,逆差非但没办法缩小,弄不好只会越来越大。中国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例已大幅下降,从2007年的9.9%降至2017年的1.4%。但唯独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降反升,其原因不辩自明。
做生意就会有数字产生,而且这些数字是不停变动的。就算是对美国来说有些数字没那么好看,有一点必须说清楚,即“贸易逆差≠利益逆差”。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据统计,去年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7%来自外资企业,59%来自加工贸易。中国从加工贸易中只赚取少量加工费,而美国在设计、零部件供应、营销等环节获利巨丰。在中美经贸合作中,美方大量进口源自中国的低成本劳动密集型产品,美国消费者得到的实惠看得见、摸得着,这也有利于美国抑制本国通货膨胀。
不刻意追求顺差是中国一以贯之的贸易原则。中国顺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扩大进口。7月1日,中国主动降低日用消费品关税,涉及税目1449个,平均降幅达55.9%。
其实,糊涂账未必都是糊涂人算出来的,有些糊涂账恰恰是聪明人算出来的,只不过算账人聪明得过了头、偏了心,美国“贸易不平衡论”这笔糊涂账也不例外。从宣扬“自由贸易”转向大谈所谓“公平贸易”,美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美国优先”落地,让世界各国为美国独霸天下埋单。按照美国的所谓“公平贸易”主张,各国在每个具体产品的关税水平和每个具体行业的准入上都要与美国完全一致,达到绝对的对等。国际贸易史上,什么时候、哪些国家之间有过绝对的对等开放?关税水平和开放程度向来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产业竞争力密切相关。美国所谓的公平贸易和对等开放,实质上否认了各国发展的差异性、阶段性,势必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和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势必造成更大范围的不公平。
单边保护主义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淋,却隔绝了阳光和空气。国际贸易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国际贸易到底怎么搞,只能由各国商量着办。这是不容撼动的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