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演员们表演商河鼓子秧歌。 新华社发(赵晓明 摄)
新华社济南9月13日电(记者滕军伟)小两层楼高的南京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上,两名织工展示南京云锦的织造工艺;宫殿般富丽堂皇的万工轿,与苏绣嫁衣一起亮相;柔润清秀的苏作圈椅上,评弹艺人一首《江南好地方》唱得绵软甜糯……在13日开幕的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非遗项目集中亮相,让观众过饱眼福。
9月13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市民在欣赏来自四川的油纸伞。新华社发(赵晓明 摄)
在5天的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非遗项目及传承人云集泉城,展示非遗保护和利用成果。突破静态的展览模式,着重营造场景式、体验式文化互动空间,展示“活态非遗”,是本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的一大亮点。
主展馆按照传统工艺展览项目,分成织绣印染、陶冶烧造、编织扎制、制茶酿造、印刷刻绘、家具文房、中药炮制、雕刻塑造8个主题,集中展示来自全国各地、各流派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及技艺,共2936件(套)展品。
9月13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织工现场演示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新华社发(赵晓明 摄)
本届非遗博览会还将深入城市社区、乡村、学校、公共文化场所、景区、商场等,开展“非遗社区行”“非遗校园行”“舌尖上的非遗”“非遗的世界”等系列活动,打造济南人身边的非遗博览会、全国人民看得见的非遗博览会。
中国非遗博览会是全国非遗保护“西部一节、东部一会”两大全国性节会之一,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了4届。本届博览会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以“活态传承、活力再现”为主题,体现“见人见物见生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
9月13日,在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市民在编织轧制主题展区体验绘制潍坊风筝。 新华社发(赵晓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