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精准扶贫 青年先行:看星火之辉燎贫瘠之原
2018-10-22 18:29:46 来源: 中国青年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脱贫攻坚 尽锐出战①

  精准扶贫 青年先行:看星火之辉燎贫瘠之原

  【编者按】“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我们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到2020年只有3年的时间,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尽锐出战,精准施策,不断夺取新胜利。”习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贺词言犹在耳,转眼间,日子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挥洒间飞逝,戊戌年的尾巴遥遥在望,2020年也已不远。脱贫攻坚战,已进入决战阶段。扶贫青年军、产业扶贫大军、科技扶贫大军……各行各业、社会各界尽锐出击,冲锋决战。欢迎读者同中国青年网记者一起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壮志情怀与火热实践。

  “对想做爱做的事要敢试敢为,努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把理想变为现实。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曾这样寄语青年、砥砺青年。在脱贫攻坚的决战阶段,青年作为国家的新一代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奋斗在当下,建功新时代。

  “农村需要年轻人,我在做正确的事”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的吕荣辉是个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创业青年”。 今年28岁的吕荣辉出生在黄河滩最贫穷的赵厂村,他家曾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但他的父母认准了只有上学才能有出息的道理,省吃俭用供他上学。2010年,吕荣辉考取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两年后,他放弃了原本报酬丰厚的工作,积极响应“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和“扶贫攻坚”政策,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返乡发展现代农业的路途,只为实现振兴家乡农业的创业梦想。

吕荣辉查看葡萄藤情况。受访者供图

  返乡后,吕荣辉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立足当地生产情况,多次下到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在向多方农业专家求教、咨询后,一份“果蔬种植项目”的返乡创业计划书呈现在大家面前。创业初期,吕荣辉也曾面临资金短缺、传统观念阻碍、创业环境差等问题,但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梦想,在政府领导的协调、帮助下,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他联合四户农户通过多方筹措,获得了最初的启动资金,随后在工商局注册成立了原阳县裕明农牧专业合作社,主营有机葡萄种植。

吕荣辉的葡萄园。受访者供图

  作为曾经贫困家庭的儿子,吕荣辉深知农村贫困户生活的不易。通过近两年的努力,吕荣辉不仅使自家顺利脱贫,还力所能及地解决了近20名贫困户就业,实现了每人年均增收8000元以上。同时,他还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流转村民的土地,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再为村民开辟致富新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吕荣辉表示,明年将有效解决长期工20余人、短期工50余人的就业问题,预计每年将为周边群众带来50余万元的务工收入。

  “农村需要青年人,大学里学农的人也不少。可毕业后真正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尤其是在农村基层工作的更少之又少。农村人才队伍应该有新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注入。我现在只是做了些自认为该做的事情、正确的事。”吕荣辉这样对记者说。

  小画笔画出扶贫新鸿图

  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

  河南省中共嵩县黄庄乡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共青团洛阳市委驻三合村第一书记冯亚珂把习总书记的这席话记在了心里。

  嵩县黄庄乡是全县最贫困的乡镇之一,由于地处深石山区,资源匮乏,土地瘠薄,自然条件恶劣。当地群众面临行路难、吃水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脱贫难等诸多问题。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冯亚珂在大学期间开设美术培训班,走上了自主创业,自力更生之路。大学毕业后,冯亚珂进入部队服役。军旅生活虽短,却让他明白了责任和担当。退伍后,他继续从事美术教育与手绘艺术工作,但他渐渐地开始觉得,作为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乡亲们生活依旧贫困,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帮助他们。

  冯亚珂所在的三合村位于汝河岸边,山清水秀,梯田连片。这幅美景在学美术的冯亚珂看来正是采风取景最好去处。在全国各地辗转考察后,冯亚珂博采众长,确立了“手绘小镇、田园老家”的建设理念,主打农耕文化,主推豫西民居风格,建立起了三合伏牛山写生基地。

三合伏牛山写生基地内。受访者供图

  写生基地一经推出,在短短两年间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10月底,已实现盈利近90万元。虽获得不俗的成绩,冯亚珂也从未忘记过自己返乡创业的初衷,从住宿服务人员、厨师到卫生人员、安全人员,冯亚珂都优先招用本村贫困户。非贫困户家庭也依托于写生基地的客流建立起了农家院,还有的村民为写生者做模特赚取少量佣金。三合村就这样在冯亚珂的带领下开启了全民参与、共同脱贫之路。“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上学回来能帮助家乡发展、给老乡带来收益,我觉得很荣幸,也很有幸福感。”冯亚珂这样对中国青年网记者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很感恩。因此,我更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回报。我会努力为家乡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也为党和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尽绵薄之力。”

  精准扶贫 这个书记有良方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指出,干部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搞准,把家底盘清,这是前提。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如果连谁是贫困人口都不知道,扶贫行动从何处发力呢?”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这样定位精准扶贫,“搞准扶贫对象,一定要进村入户,深入调查研究。贵州省威宁县迤那镇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看房,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估算其贫困程度;看粮,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土地情况和生产条件,估算其农业收入和食品支出;看劳动力强不强,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劳动力状况和有无病残人口,估算其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通过看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现状等,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四看法’实际效果好,在实践中管用,是一个创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在摸清扶贫对象的基础上,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王欢到五保贫困户老人家中家访。受访者供图

  摸清扶贫对象,对扶贫对象规范化管理,周口市西华县叶埠口乡枣岗行政村党支部书记王欢很有心得。

  出生于1987年的周口青年王欢原本是青年公益组织(周口市青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负责人,在志愿帮扶中和枣岗村“结缘”,通过村委选举当上了村支书。

  “枣岗村有村民2216人,年轻人多在外打工,村里有耕地1800亩,林地290亩,低保户62户,贫困户26户,五保户7户,残疾人46人。”说起村里情况,王欢如数家珍。针对村中劳动力缺乏、创业难的情况,王欢在村里考察许久,想找出一条能让青年返乡在家门口赚钱的致富路。考察一段时间后,王欢发现村中曾经大面积养殖过家禽,但因为缺乏相关养殖知识,村民们的初次尝试打了水漂。王欢干脆就把这些已有资源利用了起来,整合社会资源、在本地城区招募金融高管、企业家、畜牧专家等,组成志愿服务队开展“创业课堂”并帮助大家成立“西华县青创蛋鸡养殖合作社”。渠道有了,可起始基金还没着落。王欢和当地政府联系了多个银行扶持返乡青年创业,他甚至自己贷款98万帮村里青年创业。经过王欢挨个儿劝说,这才有36个年轻人返乡,建立起了蛋鸡仓储物流中心。一年的成功让乡亲们都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到养殖行动当中,截至发稿之日,枣岗村所在的叶埠口乡已有216户参与其中并因此获利。“我这样做就是想圆他们在家就业的梦,让梦回家,这样他们也能回家,不用在外漂泊。”王欢这样对记者说。

  看见村里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王欢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很多人赚了钱就开始挥霍。为此王欢办了“红白理事会”,从红白事上教育村民不要大操大办、奢侈浪费,要勤俭节约。面对村民卫生意识差,王欢采用奖励机制,用赠送油盐等生活用品的方式鼓励村民“清扫门前雪”。不仅如此,他还另外设立了12人的村庄环卫队来保持村内卫生。“我心中的精准扶贫,不仅仅是经济扶贫,更要精神扶贫!”

  正如习近平2015年7月24日在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中说道,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无论是吕荣辉、冯亚珂还是王欢,他们都将青春奉献给了原本贫瘠的地方,他们用奋斗与热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时代青年正在用青春与奉献点燃每一寸脱贫待兴的土地。(记者 李虹静)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樵苏
精准扶贫 青年先行:看星火之辉燎贫瘠之原-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5701123596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