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德诚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运送以秸秆为原料加工的生物质燃料。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新华社太原11月8日电 题:“与其放火,不如打包”——山西浑源秸秆综合再利用见闻
新华社记者于振海、刘扬涛
初冬时节,山西悬空寺脚下东坊城村的田地里一派忙碌景象,随着两台大型秸秆打捆机轰鸣而过,一排排玉米秸秆被收割打捆,整齐地码作一排。
记者抬眼望去,头顶的蓝天与远处的恒山清晰可见,让人心旷神怡。“十一月份能看到这么蓝的天,在过去简直不敢想。”村民王朋生说,与往年焚烧秸秆“乌烟瘴气”的情形相比,今冬的空气清爽了不少,这要感谢县里搞的秸秆综合再利用工程。
大同市浑源县40万亩平川地是玉米、高粱的主产区,年产秸秆15万吨。由于气候寒冷无法实施秸秆还田,这里的农民千百年来依然保留着“刀耕火种”的传统观念,每年10月份玉米收割过后,焚烧秸秆的现象十分普遍。
当地百姓形容过去秋冬季节浑源的田间地头“经常像打仗”——火光四起,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有时候一把火能点燃周围连片的上千亩地,烧上四五天,一些地里的玉米甚至没来得及收,就被烧了,留下满地烤焦的玉米棒子。
11月7日,在浑源县东坊城乡水磨疃村,秸秆打捆机在打捆。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浑源县环保局局长任常青说,秸秆焚烧产生的烟雾既破坏了大气环境,也影响了浑源旅游城市的形象,县里过去一直大力禁止,甚至到了“见烟就罚,见火就扑”的程度,但焚烧问题却依然屡禁不止,一些农民为了躲避监管,甚至半夜爬起来到地里放火。为了应对燃烧引起的火情,县里的消防车也常常昼夜待命。
事实上,焚烧秸秆也是过去农民的无奈之举,由于缺少科学处理秸秆的方法和渠道,多年来百姓只能靠“一把火”解决问题,虽然简单粗暴,但也再无别的法。
近年来,浑源县政府逐渐认识到治理秸秆焚烧问题“堵不如疏”,经过招商引资,他们成功引进了一家秸秆循环再利用企业,同时县里投资1200万元,为有关村镇购置71套大型秸秆打捆机,给农民地里的秸秆找到了出路。
记者走近浑源县德诚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路上看到运送秸秆的农用车络绎不绝,企业院内堆满了成捆的秸秆草垛,工人将秸秆原料放入五六米高的机器中,经过压缩加工,生产出颗粒状的生物质燃料。
公司总经理孟素珍说,这样的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是一种新型环保能源,其充分燃烧的发热量是3600大卡,同面积供暖相比普通锅炉节省费用约40%以上。同时在此基础上拓展的碳基复合肥生产线也在建设当中。
该公司以每吨26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回收秸秆,每年消化加工5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同时带动农户增收1300万元。
11月7日,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德诚通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晾晒秸秆。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现在在浑源,农田秸秆成了香饽饽。”东坊城乡郭家庄村农民创业者薄飞说。2016年在外做生意的薄飞回乡创办了一家农业开发公司,趁着县里推广秸秆综合再利用的东风,他花30万元购买了3台大型秸秆打捆机,每年为村民免费收秸秆,再转卖给企业。
“一台机器一天能收800捆秸秆,一捆卖4元钱。”薄飞说,靠着收秸秆,他去年冬天几个月就收入了十几万元,原来“愁坏了百姓、难坏了政府、污染了天空”的玉米秸秆,如今摇身一变成了创业致富的好资源。
尝到甜头的薄飞继续在秸秆再利用上下功夫,他不仅自己承包了100亩地种玉米,还以玉米秸秆为饲料养了1200头肉羊,发展出了种、收、养一体的循环产业链,公司规模迅速扩大。
如今在浑源,像薄飞一样依靠秸秆增收致富的农民越来越多,百姓对秸秆的观念也从“不得不烧”变成了“与其放火,不如打包”。
任常青告诉记者,推广秸秆综合再利用后,全县焚烧秸秆现象明显减少,冬季农村空气质量显著改善,过去冬天“过马路看不见红绿灯、麻雀变成了黑精灵”的县城如今摇身一变,成了“蓝天白云、绿水青山”的绿色生态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