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2月29日电 题:大桥荣归:续写“新中国奇迹”
新华社记者
江苏省南京市民代表在修葺一新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桥面拼出“1968-2018”的字样(12月24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一座桥大修复通,引发了整个城市的“狂热”——26至28日,全长4589米的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上挤满了参观者,人人喜笑颜开,似与亲人久别重逢。
29日,历经26个月的封闭大修,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恢复通车,这一天正是大桥50岁“生日”。作为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公铁两用桥梁,它以“民族桥”“争气桥”之姿,为几代人投身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精神激励。
一桥牵动南京城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的资料照片,下图为12月27日拍摄的南京长江大桥(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发
大桥复通前三天,专门向公众开放。时值岁末,南京明显降温,不时飘起细雨,桥上更是寒风凛冽。人们打着伞,观赏长江风景、大桥雄姿,拍照留念,或相与回忆往昔,一些市民还自发列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对南京人来说,大桥就像自己的家人。”63岁的刘勇说,大桥建成时他上小学,瞒着老师和家长,和同学步行10多公里来看大桥,那是他见过的最雄伟建筑。“那时家里来亲戚,不是去玄武湖、紫金山,而是来看大桥。年岁越长,对当年那种兴奋好像越是留恋。”
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鲁安东眼里,大桥不仅属于南京,更是全国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承载了许多特殊意义。它既是当时技术成就、工匠精神的象征,又激发了举国上下的凝聚力和自豪感,堪称“独一无二”。
工人在大桥上施工作业(2017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当地公安部门粗略统计,三天时间有20余万人到大桥参观。夜幕降临时,大桥两边的玉兰花路灯与四个桥头堡上的红旗灯箱一起点亮,整座大桥犹如缀满闪亮明珠的长虹,横跨在长江南北两岸。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有参观的市民唱起了《歌唱祖国》。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曾以“世界最长的公铁两用桥”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6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但经过多年高负荷运营,公路桥一度出现较大程度病害,中小程度的维修已无法保证安全运营,于是进行了此次概算总投资11亿多元的全封闭维修。
大桥维修改造涉铁工程项目经理部总工程师娄松打了个比方:这次维修就像在承重墙不动的情况下,把房顶换掉,把混凝土换成钢。更换作业空间位于铁路线正上方,而京沪铁路是国家一级繁忙的干线,路面下是27000伏的高压线,一旦有工料掉到电线上,就会造成停电、影响火车通行,哪怕掉一颗螺丝钉都不行。为此,要搭建施工的棚架和防护网,利用没有火车通过的时间点搭设。
南京市公共工程建设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公路桥改造主要是将原混凝土桥面板更换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新面板自重较轻、连接性能更好,大大提高了桥面行车的舒适性和耐久性。另外,玉兰花路灯基座直径缩短了5厘米,使得人行道相对变宽,方便行人通行。
由于南京长江大桥独特的历史地位,大桥本身已成为文物,维修要求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例如大桥两边的栏杆上一共镶嵌了202块铸铁浮雕,分为镂空向日葵、风景主题、“工农兵”三类。风景浮雕画中,原有一块“草原牧马”因1991年一次交通事故被撞,掉入长江中,此次文物修缮也将其补齐。
五十年的光荣与梦想
工人在大桥上施工作业(2017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为了配合大桥恢复通车,“国家记忆南京长江大桥档案史料展”近日在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举行。走进展厅,大红展板上周恩来总理当年的一段话引人注目——“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96岁的曹土根曾负责大桥修建时的供电工作。回忆起当年的艰苦,老人感慨良多:“那时候不像现在,没有什么技术设备,全都靠人力、靠经验。尽管条件有限,但大家高度认真。不光是供电的人,所有建设者都是一条心——大桥是中国人的骄傲,不容半点马虎!”
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涛介绍,在当年情况下,实现铁路公路的同步推进非常艰难。正因如此,中国人自力更生的精神和创造力充分迸发,当时探索出的许多技术放到今天也不落后。大桥的建成,对于大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乃至国家的统一治理,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这是12月23日拍摄的南京长江大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惟其艰难,更显珍贵。很多年里,南京长江大桥作为国家标志性建筑被印成各种宣传画,广为张贴,并进入学生课本;照相馆以它为摄影背景;许多事物以它命名:大桥饭店、大桥电影院、大桥牌烟花、大桥牌自行车等;甚至哪家生了孩子,老大起名长江,老二叫大桥,有些干脆叫墩子、铁柱。
大桥也是展示中国形象的一个窗口。南京桥工段统计数据显示,大桥建成至今,已接待外宾、港澳台侨胞近20万人次,国内游客过百万人次。已有7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150多个国家的600多个代表团来此参观。
“它是我大半生的见证。”罗斌峰先是大桥建设者,后转为养护者,工作30多年后,儿子罗俭又接上了他的工作。如今他的孙子是南京桥工段的线路工,负责养护的区域就包括大桥铁路线路。
罗斌峰曾参与5座大桥的修建和维修,最引以为傲的还是南京长江大桥。他自豪地说,大桥的通行流量、时速都已远超当初设计,桥墩还遭遇过船舶碰撞,但质量一直过硬可靠。
30岁的胡静现在中铁大桥局四公司工作,她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曾参与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父母都是中铁大桥局的员工,许多大桥工地都曾留下他们的身影。胡静自己参加过嘉兴到绍兴跨海大桥的建设。“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大桥梦。就像当年父母把大桥带进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纪念大桥的归来,将来也会把对大桥的热爱传递给我们的后代。”胡静说。
大桥的未来值得期待
游客在南京长江大桥拍照留念(12月26日摄)。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大桥封闭维修前,进行过全面“体检”,结果表明它正处于“壮年期”。经过大修后,其使用寿命能得到多大提升?南京市公建中心副主任郭建表示,综合保养、维修等多个因素看,再健康地使用一百年是有保障的。
杨涛等多位专家表达了相同观点。他们提到,1908年沪宁铁路修到南京,1911年津浦铁路建成通车,受长江之阻两条铁路干线未能贯通。此后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规划过南京至浦口的过江隧道。1937年,国民政府重金聘请的美国桥梁专家华特尔实地勘察后断言“水深流急,不宜建桥。”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创造了奇迹。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南京长江大桥既是40年发展速度的见证者,又是一个特殊的参与者。今后,它不仅将以更高的通行质量服务于南京江南、江北两个主城区,强力助推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帮助南京城从“秦淮河时代”向“扬子江时代”跨越,还将更加高效地辐射苏北和更为广阔的长江以北地区。
游客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参观大桥栏杆上的浮雕(12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从全国交通和经济格局看,南京长江大桥也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一句话概括:百年大变局,交通大未来。”杨涛分析,大桥在未来百年当中,仍然是极重要的通道。不仅是既有的京沪铁路跨江相连,未来还可能将江北的北沿江高铁、宁淮高铁、宁西高铁与江南的沪宁高铁、宁杭高铁、宁安高铁、宁宣黄高铁等,通过南京长江大桥实现互联互通。
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最初设计流量为每天8000辆,封闭维修前每天已达8万至9万辆。通过大桥的火车最高时速从60公里到140公里,平均约5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每到节假日、春运、暑运,还会通过不少临时客车。“上世纪70年代,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差不多24小时。1997年以来,中国铁路进行了6次大提速。同一路程,现在最快已缩短至4小时18分。未来,大桥将让上海和北京、长三角和京津冀更好联通。”铁路南京站工作人员祖韬说。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参观者中传出的《歌唱祖国》歌声,正是献给南京长江大桥的深情礼赞。(记者刘兆权、张展鹏、朱国亮、杨绍功)
游客在南京长江大桥参观游览(12月2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12月24日拍摄的南京长江大桥(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