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云赛侠)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铁根3日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他谈到,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意义不仅在徐州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带动淮海经济区的洼地崛起、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等都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铁根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请您谈一下,淮海经济区的发展在国家战略方面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周铁根:徐州是历史上的华夏九州之一,素有“五省通衢”之称。去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明确了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定位。江苏省委、省政府把徐州作为全省“1+3”功能区布局中的一个独立板块,省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徐州工作,对支持徐州加快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给予了明确的目标定位和政策支持。我们把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作为徐州总的发展定位。我认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意义不仅在徐州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带动淮海经济区的洼地崛起、促进老工业基地转型等都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第一,淮海经济区这个概念是1986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提出的,当时主要包括20个城市。这些城市都远离本省的省会,远离本省的经济中心,这个区域缺少一个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强的大城市的带动。徐州在淮海经济区处在地理中心,也是区域内经济总量比较大、城市功能比较全的城市。
第二,徐州南边是长江经济带,北边是京津冀都市圈,东边是沿海经济带,西边是中原经济区,处在这些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交汇区域和“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徐州发展好了,对于呼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都会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年来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在推进产业转型方面,过去徐州的产业更多是煤炭、钢铁、焦化、火电等传统产业。近年来,我们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ICT等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产业结构偏重的状况。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过去徐州工矿区、棚户区多,通过加大棚改力度,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建成了一批重大功能性项目,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得到很好发展,城市转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生态转型方面,很多人到徐州后都颠覆了对徐州的原有印象。徐州市2016年以全国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被国家住建部评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现在徐州看不出是一个北方城市,是一个更像苏州、无锡一样的秀美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