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石海平)7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吉林省委主委、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安娣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杨安娣认为,要想集聚人气,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问题,一定要上升到产业发展层面,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重要途径,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吉林省委主委、吉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安娣(左)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李相博摄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您在今年“两会”带来了哪些提案?
杨安娣:我带来的一份提案是《发展乡村旅游、破解空心村难题,开启美丽乡村新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讲不平衡不充分,在当前中国,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摆在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空心村问题,或者说农村的空心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农村发展的一个典型问题,它的主要特征就是土地利用空心化和年轻人口空心化。
空心村危害众多,一是造成资源浪费。空心村占的土地耕不能耕,用不能用,农民是建新不拆旧,老宅大量闲置。二是存在安全隐患,破败的房屋、颓废的院落,年久失修,一旦出现滑坡、火灾、水灾、倒塌等等现象,势必会危及村里留守人员的安危。三是影响环境卫生。由于长时间无人清理,村里往往是垃圾成堆、污水横流、杂草丛生、老鼠遍地、蚊蝇乱飞。防疫措施一旦跟不上,时刻危及村里的卫生状况。四是产生养老问题。家庭里的主要劳动力常年不在家,很多老年人又不愿意跟随子女进城。随着留守老人的劳动能力逐渐下降,养老问题就会日益突出。
事实上,为了解决空心村问题,全国很多地方也都采取了一些整治措施,但是面对不可遏制的城镇化潮流,特别是在年轻人口的流失方面收效甚微,既留不住人,更留不住心。要想集聚人气,从根本上解决空心村问题,一定要上升到产业发展层面,发展乡村旅游无疑是重要途径。我觉得这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新华网:在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意见。您对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什么建议?
杨安娣:多年来的实践和成功经验表明发展乡村旅游是农村发展、农业转型、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吉林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发展速度很快。去年、前年这两年基本上保持30-40%的发展速度,这个速度够快了。但是,相比起浙江、四川这些乡村旅游发展比较好的省份,吉林省的乡村旅游的发展只算得上是起步阶段,差距还是很大的。贯彻国家战略,发展乡村旅游,在这个过程中面临了两大问题,一是底数不清,二是路数不清。底数不清,对于吉林省的旅游资源,我们对全省面上的资源很清晰,但是在村屯点上的资源状况不系统。路数不清,就是吉林省的乡村旅游总体上还是呈现着粗放、分散、单一的特征。
不管发展用什么思路、采取用什么措施,事实上它都是解决当前问题的药方。所以我们先从破解最难的问题入手。首先,我们摸清底数。去年以来,我们首次开展了全省性的摸底调研。形成了第一份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报告,把情况搞清楚。第二,搞清路数。我们召开了全省乡村旅游工作会,这在吉林旅游史上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明确了发展思路。在乡村旅游经营单位和乡村旅馆的评定中第一次引入了规范和标准,这标志着吉林乡村旅游的发展从零散走向了系统、从无序走向了规范、从自发走向了统筹。第三,创新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优势。我们根据不同乡村不同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产业特色等等,形成了资源依托型、区位依托型、产业依托型、市场依托型等不同发展模式。第四,打造产品。这两年推出了一批像吉林神农庄园、舒兰二合雪乡、延边金达莱朝鲜族民族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的精品。第五,把乡村旅游作为扶贫富民的新渠道,把产业扶贫进行到底。如果说吉林旅游发展有一张蓝图,冰雪产业是我们作为攻坚突破的第一块拼图,避暑休闲是第二块,第三块就是现在正在倾力打造的乡村旅游。我非常希望点亮这块拼图,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真正成为人间净土、投资热土和生活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