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记者白明山)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内容。记者采访了三位在北京参加两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说,政府工作报告让非遗传人如沐春风、倍受鼓舞,要争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弘扬者。
“艺人要有工匠精神”
“拉坯是一个手随心塑的历程。”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庞永辉说,“不为别的,只为坚守。”
“作为艺人,更需要工匠精神。对于艺术追求,我经历了浮躁到平和的过程。”他说。
1994年,庞永辉结束了美术学校学习,当时他急着证明自己,被他称之为艺术作品的陶艺一件件出炉,却入不了老师法眼。
经历痛苦,庞永辉重新审视,一年之内只拉制一个造型,在枯燥的复制工作中锻炼心性。在他看来,拉坯是一个饱含人文内蕴的艺术创作过程。
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传承。他对定窑的拉坯手法进行改进,制成的毛坯只在坯体表面平修一两刀就能达到规定的厚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定窑大件作品的拉制上也有所突破,已能制作高度100厘米左右的瓶类,直径50厘米以上的盘碗类作品,终结了“定瓷无大件”的历史。
庞永辉认为,定瓷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将定瓷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作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的一部分,加大对定瓷的支持力度。定窑遗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保护好定窑遗址是我们这代人的职责和使命。
“磁州窑是我一辈子的事业”
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河北峰峰矿区大家陶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安际衡接到为国外客户生产1000方磁州窑药枕的订单,这是2017年他结合磁州窑艺术风格和市场需求,创新出磁州窑药枕后接到的第一笔海外订单。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窑址在今河北邯郸峰峰矿区的彭城镇一带,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
安际衡出生在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的一个陶瓷世家,从记事起就跟着父母学习磁州窑烧制技艺。2012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
“磁州窑有着辉煌的过去,20世纪七八十年代,峰峰矿区一年生产的陶瓷产品占据了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安际衡说。
磁州窑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了萧条期,多数厂子相继关门。刚刚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安际衡选择回到故土。
如今,经过二十多年艰苦创业,他创立的“磁州安氏”品牌已经成为河北省的拳头文化产品,销售国内外市场。
安际衡说,建议制定一个培养非遗传承人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把文化的火种传下去。要特别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开发和利用,因为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在生产生活的实践中保鲜,从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
“优秀非遗应进入课堂”
全国人大代表周淑英出生在一个剪纸世家,她的父亲是张家口蔚县第一代民间剪纸艺术大师王老赏的嫡传弟子,父亲创作的中国百种京剧剪纸脸谱,是蔚县剪纸的代表作品。
周淑英从小受家庭艺术熏陶,喜欢上了剪纸艺术。但因为家规手艺传男不传女,她只能偷偷学,被父亲发现后,她的剪纸一次次被撕掉,可她初心不改,仍偷偷学习。最后父亲拗不过,打破了“传男不传女”的传统。
当然父亲传她手艺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早结婚,得学到真本事。父亲问她能吗,她说能。她是个有个性的人,刻苦钻研技艺,名气也越来越大,直到45岁她才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剪纸艺术在她看来,奥妙无穷,一辈子也学不完。
勤奋好学的她吸收各家之长、各流派之长,总结创新,研究开创出多种点染技法。她还多次作为文化使者,出国交流考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周淑英表示,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推广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优秀非遗进入学校课堂。在教育部门的组织指导下,结合实际编写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案,开设非遗相关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