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9日电(王坤朔)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与网友在线交流。当前,慢性病已经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人数都分别过亿。在慢病防控领域,王阶提出了运用中医药五大策略来推进我国慢病防控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院长王阶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 新华网 郭小天摄
以下为访谈内容:
主持人:在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方面的优势,您有哪些策略和建议呢?
王阶:我国有庞大的慢性病患者群体,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肿瘤等,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人数都过亿,这么庞大的群体,应该怎么样做好慢病的防控呢?我们做了一些调研,提出了中医药在防控慢性病方面的一些策略。
首先,在慢病治疗中发挥好中西医结合的协同治疗效应。例如对于肿瘤通过西药的放疗、化疗,再加上中药的扶正培本起到协同作用,临床证明西药、中药的联合运用是卓有成效的。
第二,发挥中医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概念之一,包括三个层面: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发。要控制好慢病因素,最重要的就是要“预防为主”,通过养生保健可以让我们少得病、晚得病、缓得病、不得大病。如果病人已经得了慢病怎么办?血脂已经高了,冠心病已经形成了,动脉已经硬化了,就要通过有效的治疗方法,不让它向重病发展。更不能让冠心病变成急性心梗,甚至走向死亡,这就是既病防变的意思。疾病得到控制以后,要防止它复发、转移,让它更好地稳定下来。这些方面都可以发挥中医治未病的主导作用。
第三,要发挥中医药在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过去康复的概念局限在神经科,比如中风患者的康复运动。实际上,对于康复治疗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例如心脏康复。从传统字义上来理解,“康者,宁也,复者,返也”。康就是安宁,复就是返回到以前的状态。康复就是通过所有医学手段让病人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中医药可以在康复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第四,中医治疗从古至今遵从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有什么样的表现就辨什么样的证,用什么样的药。不管是什么病,只要符合这个表现,就可以用相同的药,这个叫异病同治;还有同病异治,同样是高血压,但表现是不一样的,或者不同的群体,比如妇女、儿童、小孩、老人表现不一样,治疗情况不一样。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殊方式,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这在慢病防控里也是比较有效的。
第五,稳定病情、带病生存。得了大病,如果通过有效治疗能稳定病情、带病生存,同样可以寿终天年。例如,我们有一位国医大师,他在59岁的时候得了冠心病,自服中药,并通过有规律的生活,今年已经103岁,这应该也是一种较好的康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