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郭小天摄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 李雪芹)1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刘伟认为,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发现、质疑之外,还应有更多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
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高等院校,站在学校的角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贵校能起到什么作用?
刘伟:从一般的学术发展规律来说,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同样重要。自然科学是对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的认识,重在发现、质疑,提出自然界的疑问,阐释背后的客观规律性。人文社会科学除了发现、质疑之外,它还应有更多的历史担当和家国情怀。2017年是中国人民大学建校80周年,其前身是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大家对抗日战争民族危亡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有一定了解,印象比较深的是西南联大,其实当时的联合大学不仅仅是西南联大,还有华北联大等等。西南联大非常辉煌,但西南联大是撤到后方办学的。而华北联大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候是“逆向行驶”的,在党的领导下挺进了敌人的后方,在敌后办起来的。1949年,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了开学典礼。
高等教育有两条主要脉络,一条是以北洋大学、京师大学堂为代表的西式高等教育,一条是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现代高等教育,而后者也逐渐发展成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山河。这些大学最大特点在于面向中国本土、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的历史需要。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当时国家有什么部委,学校就设立什么系、什么专业,因此人民大学骨子里的灵魂所在实际上是作为党创办的大学,从开始就自觉跟着党的需要走。而今天党需要我们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这发生了变化,我们不是山沟沟里的弱小的刚刚起步的高等教育,确实是世界瞩目,我们怎么适应这种变化,既有国际的世界的规范标准,同时又扎有根中国大地、服务国家建设、适应国家现代化要求的本领,这是个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