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新华网 郭小天摄
新华网北京3月13日电(索炜)13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许江认为,传统文化的口味要从小培养,具体途径是深化研究、活化日常、锐化创作、强化教育。
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
新华网:您是文化教育界的政协委员,您认为通过哪些具体而实际的行动才能够继承和弘扬我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呢?
许江:我个人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今天的世界观培育当中,同样非常重要。我们讲“观”,什么叫“观”?这个字是一只大眼睛的猛禽,翔于天,俯察大地,无所不见的洞察力。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这个字本身就有这些意思。因此,这些洞察力不是你背书就能够背出来的,而是像我们吃东西一样,从小培养中国人的那种口味。这种口味的培养有个过程,它是一种身体里的品位和感受。传统文化的传承,实际上就是在孩子的心里,在他身上培养中国文化的传统的品位,让他从小就有中国文化这种品位。如何来培养?我觉得有四点:
第一,要深化研究。要把传统的原典、原著、原图拿出来让专家进行充分研究。这个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做得不够,今天是完全有条件来做的,国家重视,社会各界支持,我们要加强这种研究,深化这种研究。
第二,要推向日常。研究完了以后怎么办?要把它变成我们生活当中日常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把它研究完以后藏在那儿,要进行传播。
第三,要锐化为创作。就是这些传统的东西,我们研究完以后,推向日常,最后还是要让这些艺术家心里有这些传统。但是,光把传统的东西当做土特产在这里卖是不够的,要让它活过来,变成新的创造,就像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电影,它有很多的内涵思想是传统的,但是这个传统今天用的语言是我们这个时代新的语言,有新的气息,有新的气魄。所以要用传统来内化今天的创作。
第四,要强化教育。这个教育还是要回到校园,回到青少年,从小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文字的“六书”是什么意思,让他写写毛笔字,品味中国文化的精神。让他唱一些中国戏曲,看一些地方戏,背诵一些好诗词,从小让他们培养写好诗词、写书法、读好诗词,在湖畔烟雨中听芦荡笛声的那种快意感受和诗意境界的感受力。以上是传统历史文化的很重要的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