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人员在“3·21”响水天嘉宜爆炸事故现场进行救援(3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新华社响水3月24日电 题:为了生命 向火而行——江苏响水爆炸事故现场救援直击
新华社记者秦华江、沈汝发
迎着危化品罐的烈烈火焰,踏着一片片碎玻璃与锋利的钢渣,吸着令人头晕目眩的滚滚毒烟……在江苏响水爆炸事故中,江苏近千名消防救援人员向火而行,开展了6轮次拉网式搜救,疏散搜救群众300多人。
灾难面前,用勇气和毅力战斗
厂区建筑被炸的到处都是窟窿,方圆数公里的门窗已成空洞,停靠在路边的一辆辆汽车扭曲变形……“3·21”响水天嘉宜爆炸事故造成了巨大灾难。
“发生爆炸的是化工园区,在1.2平方公里的爆炸区域中心,集中了16个化工企业和1个污水处理厂。”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参谋长、事故处置现场指挥部副总指挥陆军说,“让人揪心的是,爆炸发生时,不少工人正在岗位上。”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人!
21日14时58分,接到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的警情,响水县消防中队中队长赵毅立即用电台呼叫全体指战员配齐个人防护装备,赶往现场。消防队员们顶着大火、黑烟和毒雾,抢在事故发生后的黄金时间内,救出12名被困群众。
两个苯罐、一个甲醛罐,将近4500立方米的物料同时燃烧,释放出巨大的热量;每个化工厂原料、生产物料各不相同,燃烧的危化品液体、气体蔓延;地上到处是瓦砾废墟和裸露的钢筋……
警情就是命令,江苏省内各地消防力量迅即驰援。
无锡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班长周浩在赶到现场后,立即对着火区域喷射泡沫压制火势,在高温热浪的考验下,他紧握水枪,始终没有离开前沿阵地。
苏州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一中队中队长杨刚与攻坚组成员战斗在最前线,冒着高温热辐射和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成功将4号火点扑灭,保护了临近罐体安全。
22日凌晨,经过近千名消防救援队员的艰苦努力,化工园区大火被成功扑灭。顾不得休息,他们又投入到新的战斗,在废墟中千方百计搜救被困人员。
科学作战,防范化学品次生灾害
大量化工产品的爆炸燃烧,让这次火灾的救援尤其艰辛。“和别的火灾不同,这次灭火要防止产生次生灾害,一定要科学作战。”陆军说。
在奔赴现场的途中,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的增援人员就不断查看地图并结合指挥中心推送的现场视频了解厂区及其周围情况,分析现场相关信息、单位基本物料的理化性质,为决策提供依据。
在爆炸点边上,两个苯罐和一个甲醇罐火光冲天,特别是其中一个罐炸开了6米的缺口,火焰熊熊燃烧。紧急之际,前方指挥部迅速敲定方案。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中队中队长罗华欣组织筑堤围堰,防止流淌火蔓延。在隔开流淌火后,救援小组又对罐体发起全面扑火行动。
根据不同的化学材料,消防救援人员“对症下药”,采用了不同的泡沫。“灭苯罐火用水成膜泡沫;灭甲醇罐用抗溶性泡沫,效果最好。”陆军说,三个罐体的火全部被顺利扑灭,为搜救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整个厂区各种液体气体蕴藏的风险相互交织,破损的建筑物可能随时坍塌。“考虑到爆炸威力,我们先调大型设备进去探路,确保安全后,再让消防员搜索。”陆军说,此次救援灭火、救援、控污一盘棋,科学排兵布阵。
搜救中,消防救援人员借助生命探测仪、热成像仪等,精准定位,寻找被困人员。在之江片区,指挥部调集人员,一上午就搜救出9人,其中还有一名生还者。
不仅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使命
“消防官兵,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救了我儿子。”这是一条让连云港徐圩新区政府专职消防队队长助理王保玉倍感温暖的短信。“虽然很疲惫,但把人救出来,看到这个短信,感觉自己的工作无比崇高。”王保玉说。
21日晚11时许,之江化工厂一操作间还有工人被困,接到救援命令后,王保玉立即和同伴赶往现场救援。快抵达现场时,由于空间狭小,背着气瓶进不去。为了让被困者早些脱离险境,他毅然解下气瓶,强忍着有毒气体,将一名被困人员从坍塌的混凝土下救了出来。
被困人员口鼻都是灰尘,说话不清,王保玉立即用自己的手机给他的家属报了平安。22日3时10分,被救者的父亲给王保玉的手机上发了感谢短信。“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4时57分,结束救援任务的王保玉看到信息回复说。
在救援现场,这样暖心的故事还有很多。正是它们,激励着消防救援人员在火灾现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这不仅是一种职责,更是一种使命。
爆炸事故发生后不到3个小时,率先赶到的盐城市消防救援支队就在前方成立了灭火救援指挥部。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当晚7点30分就成立了省一级的指挥部。
前方指挥部灯火通明,通宵达旦。“坦率地说,睡不着。火没灭,不放心,还有被困群众,不放心。”陆军在这两天内只睡了一两个小时。
“不放过一处,不漏掉一人。”24日下午5时,虽然过了72小时黄金时间,消防救援人员仍在结集大型机械,整装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