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题:让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全国民政会议透露民政事业发展新部署
新华社记者罗争光、黄玥
为期两天的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3日在京闭幕。会议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事业的历史性成就,部署了新时代民政工作的重点任务,擘画了未来一个阶段民政工作的重点布局和实施方略。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政事业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有力服务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通过这次会议的总结和梳理,民政工作即将开启全新征程。
这是一次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政工作职责定位的大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改革创新,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
李克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民政工作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扶危济困的德政善举。同时也对民政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民政部部长黄树贤表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对民政工作重大政治意义的生动阐释。通过这次大会,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定位更加清晰。
这是一次为新时代民政工作凝心聚力的大会——
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民政事业直接关系到每一位百姓,是社会稳定、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的基础。
会议期间,大家纷纷表示,要进一步领会新时代民政工作的职责、定位、思路、目标、任务、措施、方法,进一步认识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本地区民政工作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增强推动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黄树贤介绍,大家在会上交流近年来民政工作的体会和经验,形成了一些重要共识,如必须始终把理论武装放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必须始终贯彻“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方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保证各项民生民政工作有力、适度、见效;必须始终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等等。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做好新时代民政工作,最能体现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能体现党和国家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一名地方代表在会议发言时感慨良多。
这是一次明确新时代民政工作方向与着力点的大会——
数据统计,2013年至2018年,中央财政累计投入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资金8400多亿元,城乡低保标准年均增长9.2%、14.7%。2018年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和设施达16.38万个,养老服务床位746.3万张。
成绩代表过去,使命指向未来。
如何进一步做好民政各项工作?黄树贤在会上指出了一系列方向:要深刻认识民政工作的政治性、兜底性、基础性特点,在财政支出中加大对民政事业的倾斜,保证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投入只增不减;要完善和落实县级政府领导牵头的困难群众生活保障机制,解决现行政策难以有效保障、群众又急需紧迫的突出困难问题,织密兜牢基本民生安全网底;要把提升基层民政服务能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加强县、乡、村民政工作力量配备,通过有效方式充实基层民政工作力量……
与会的各地民政部门负责人纷纷表示,将通过强化兜底保障,开展精准救助,完善分类保障、分类帮扶等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夯实“民政为民、为民爱民”的根基。
“基层民政工作者将更加自觉地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心上,扛在肩上,全力谱写新时代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新篇章。”一名地方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