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5月30日电 题:书写在云端上的忠诚——卓拉哨所官兵卫国戍边记事
新华社记者刘小红
海拔4687米的卓拉哨所(2017年10月4日摄)。新华社发(吴伟 摄)
卓拉哨所位于峭壁之上,矗立云端,被称为“挂在天上的哨所”。
每年大雪封山,哨所与外界隔绝长达半年。记者近日爬上雪山,到达卓拉哨所。在这里,记者看它的颜色,听它的声音,感受它的高度。
卓拉哨所的颜色
卓拉哨所是什么颜色?是一望无际茫茫雪白色。
“卓拉一年只有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官兵们说,“这里天无一日晴、雪无一日停,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卓拉哨所官兵徒步前往某山口查看情况(2019年4月19日摄)。 新华社发(罗凯 摄)
哨所最不缺的就是雪。高原气候多变,山脚晴空万里,半山腰可能大雨倾盆,到山顶却是暴风雪。
平日里,战士们最常做的就是“打雪”,用雪水来烧水,洗漱、洗衣……现在条件改善,饮用水靠山下送纯净水,但生活用水还是靠雪水。记者看到,官兵们从屋檐上接了导管,融化的雪水“滴答滴答”流进一个大铁桶里。
卓拉哨所是什么颜色?官兵军装的绿色。
哨所海拔高、气温低,植被难以存活,军装是唯一的绿色。
虽然环境恶劣,但采访中,记者更多地感受到官兵们的乐观、积极。在他们口中,惊险总是那么轻松如常,艰苦又是如此平淡无奇。来到哨所,看看一望无垠的雪山,看看脚下四周的悬崖,记者才真切体会到他们克服了多少困难,才把根深深地扎在这雪域高原、生命禁区。
这都是因为一身绿军装,那是他们忠诚、勇敢、善战、奉献的本色。
卓拉哨所是什么颜色?哨所上空飘扬的国旗鲜红色。
若从高空俯视,卓拉哨所像戴在雪山上的王冠,而鲜艳的国旗如镶嵌在王冠上的红宝石。
对于边防军人来说,国旗和界碑无比神圣。
“这是我们守护的颜色,也是卓拉哨所最绚丽的颜色。”官兵们说。
卓拉哨所的声音
卓拉哨所有什么声音?索道的马达声。
马达轰鸣。那是新建成的索道,运输主副食等给养物资。索道的建成彻底结束了卓拉哨所近半个世纪以来运输物资靠“人背马驮”的历史。
卓拉哨所官兵收到通过索道运送上山的新鲜蔬菜(2018年7月8日摄)。新华社发(王乾 摄)
“货运索道运载量大,物资充足,我们不仅喝上了矿泉水,每顿饭都能吃到好几个菜。”排长罗培说,“现在,哨所官兵四季吃上新鲜蔬菜瓜果已不再是难事!”
在索道运输现场,记者看到一根钢索直入云霄。官兵们将给养物资装入铁桶。马达开启,钢索带动铁桶缓缓上升到云海中的哨所。
“这马达声,是最动听的音乐!”以前翻越雪山背运物资的艰辛和危险,在卓拉哨所守防14年的四级军士长段新林经历了太多。
于是,官兵们给这条索道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天路”。
卓拉哨所有什么声音?雷电的“噼啪”声。
上哨所当晚,雷声隆隆,电光闪闪,一夜如此,记者难以入眠。“哨所雷电多,几乎天天打雷闪电。”战士们告诉记者,他们早已习以为常。
外面一打雷,官兵们会立刻切断所有电源,手机关机。雷电常沿着各种导电物质到哨所里乱窜,烧毁过他们的手机,烧焦过他们的眉毛。“有一次我打电话时被雷劈到,整个左脸都麻木了。”四级军士长杨东儒说。
卓拉哨所有什么声音?官兵们的读书声,嘹亮的歌声,还有在哨所外举着手机找信号时的“喂喂”声……
卓拉哨所的高度
卓拉哨所的高度是多少?海拔4687米。
官兵们离天很近,却离家很远。
山上信号不好,若有若无。闲时,他们登上山脊打电话。电话那头的父母、妻子、儿女、女朋友已经数月、甚至几年未见。
索道建好之前,每隔一段时间,他们要下山“背菜”、背物资。每年大雪封山前,他们还要“冬囤”。徒步攀爬雪山运送物资通常需要5个小时,官兵们负重爬冰卧雪穿过“忘乡坡”“忘情坡”“忘忧坡”3个危险的陡坡,其难度可想而知。
哨所266级台阶下面,是一个雪水汇聚成的“天池”,没有雨水、雪水的日子,官兵们要从湖里背生活用水。“哨所在山顶,生活用水‘雨天接雨水,下雪化雪水,没有雨雪就背水’,背一趟水要2个多小时。”下士朋毛冷知说。
西藏军区边防某团军医张宏(右)到海拔4687米的卓拉哨所为官兵检查身体(2016年5月8日摄)。 新华社发(罗凯 摄)
卓拉哨所自然环境恶劣,常年大雾弥漫、风雪肆虐,官兵不同程度出现心脏肥大、痛风、早衰等高原病症。
官兵长年戍守在这里,用青春和热血在雪域高原铸起一道钢铁边防线。正如指导员陈龙所言:“卓拉的雪多雾大,但我们不会迷路,因为心中有方向。”
自2008年以来,卓拉哨所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5次。
一个“挂在天上的哨所”,一群年轻淳朴的边防官兵。他们每个人都是一块界碑,他们的精神高地就是卓拉哨所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