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马海德:为中国奉献了毕生心血
2019-09-20 09:11:26 来源: 光明日报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最美奋斗者】

  “秉博爱之心,施精湛之术,辨证有方,活人无算。国初首入华籍,更殚厥心,遍驰其迹,倾力于防治麻风之鸿业,泽被杏林。”《百位共产党人百篇小传》如是评价马海德。

  马海德,是第一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外国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加入中国籍的原外籍公民,他在中国度过了55个春秋,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精湛的医术,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奉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马海德被评为“一百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工作中的马海德 资料图片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1910年9月26日出生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1933年11月,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乔治听说在上海一带流行着一种东方热带病,他下决心越过重洋,到中国为苦难的人民解除病痛。在上海,他结识了宋庆龄、史沫特莱等进步人士。在他们的影响下,他知道了中国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和他们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他开始投身革命活动,他的诊所常常成为共产党地下工作人员联络和开会的地方。

  1936年,在宋庆龄的推荐下,两个外国人出现在中国工农红军最高指挥部驻地。一位名叫埃德加·斯诺,另一位名叫乔治·海德姆。几个月后,斯诺完成了采访,离开陕北,之后写出了轰动世界的《红星照耀中国》。而乔治·海德姆则自愿留在了中国工农红军,成为红军的卫生部顾问。

  1937年2月,马海德经吴亮平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正如他说的,“从此我能够以主人翁的身份,而不是作为一个客人置身于这场伟大的解放事业之中,我感到极大的愉快。”

  当年年底,他回延安筹建陕甘宁边区医院。为了更好地接近边区人民,他不仅很快学会了中国普通话和陕北的方言,而且把自己原来的美国名字乔治·海德姆改成了中国名字马海德,既增加了边区回族同胞姓氏中常见的“马”字,又保留了原来美国姓海德的字音。

  寒来暑往。他以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精湛的医术为解放区军民服务,并在对外交往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马海德加入了中国国籍,他深深地为自己成为新中国公民而自豪。1950年,他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顾问。很快,马海德协助组建中央皮肤性病研究所,致力于我国性病、皮肤病和麻风病防治与研究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他和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下,中国终于在60年代初取得了基本上消灭性病的震惊世界的成就。

  而对于令人生畏的麻风病,马海德则根据中国国情,将麻风病传统的住院隔离治疗办法改变为社会防治,并于1980年把国外治疗麻风病的新技术——强杀菌联合药疗引进到中国,大大提高了疗效。新的药疗方法在1986年年底在各地得到推广,大大加快了消灭麻风病的进程。中国麻风病人已从1949年的50万人,减少到7万人。他还想到中国17万因麻风病致残者的康复问题,以及麻风病防治人员的培训、提高问题。他在晚年还在为此奔波劳碌。

  马海德晚年身患癌症,但他一直顽强地坚持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1988年10月3日,马海德在北京病逝,终年78岁。根据他本人遗愿,他的骨灰一部分安置在北京的革命公墓,一部分撒在中国的延河里,还有一部分由他的国外亲属带回美国家乡。

  马海德临终前说:“如果让我重新开始生活,我还是要选择这条道路,这是毫无疑问的。”(记者 金振娅)

图集
+1
【纠错】 责任编辑: 张朝华
马海德:为中国奉献了毕生心血-新华网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3301125017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