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9月23日电 题:乌蒙彝乡“索玛花”袁博:守初心担使命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新华社记者骆飞
9月开学季,亲自把16个孩子送到贵州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后,袁博才觉得踏实了些。这群来自贵州省18个极贫乡镇之一的毕节市威宁县板底乡的孩子,即将在职业院校开启新的生活。
为这一切,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袁博付出不少,但看着孩子们可爱的笑脸,她觉得很值。“组织选派自己来扶贫,就是对自己信任,要实实在在沉下去。”袁博说,帮助老百姓脱贫是一个系统性工作。
袁博所帮扶的板底乡雄鹰村地处贵州乌蒙山腹地,平均海拔2000多米,少数民族人口占86.3%,加之土地贫瘠、交通闭塞且气候高寒,过去一直处于经济发展的“洼地”。
“2014年,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48.86%,7个村民小组中大多数不通路,而且产业结构单一。”袁博说,这样的贫困状况直到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后,通过综合施策才得以有效改变。
2017年,正是在多部门大力帮扶下,雄鹰村摆脱贫困并成功出列,道路、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往贫穷凋敝的面貌逐渐改变。
这样的改变离不开像袁博一样倾心帮扶的驻村扶贫干部们的努力。“我是2018年3月来的,在此之前,单位已连续派了多届干部来驻村,自己在他们的基础上继续努力。”袁博说,扶贫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接力进行。
一直以来,贵州省人民医院对口帮扶板底乡,不断派遣干部驻村。一年多以前,当扶贫的接力棒交到了担任省医机要科科长袁博的手上时,明知下乡扶贫道路注定艰辛,她毅然“挑起担子”。
“自己是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是党的重要工作,组织需要我,我就要担起这份责任。”谈到驻村,袁博坚定地说。
思想认识转化为具体行动。袁博远离了家人和熟悉的工作环境,从省城贵阳来到偏远的村寨,努力克服各种困难,从村民眼中的“外人”转变为“主心骨”。
工作中,原本人们眼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干部与村民一起耕种。“刚到村时,老百姓正在种花椒,我自己不会,就跟着他们一起,边看边听。”袁博说,要做群众工作,必须先走进群众,向他们学习。
经过两三个月的“学习”,袁博逐渐与村民们打成一片。“这个省里来的干部不是来混日子的,是真心诚意来帮扶我们的。”谈到袁博,有村民这样说。尤其是袁博帮助村民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后,她实干的作风更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板底乡普遍缺水,雄鹰村七组的村民饮水主要来自邻镇村子。一次,由于双方发生矛盾,这唯一的水源被切断了。了解到村民吃水难,袁博立刻向乡领导汇报,并带着村干部到邻镇去协调,原本村民间一直没解决的难题被她短时间协调好了,大家纷纷向她竖起大拇指。
边干工作边学习,袁博也看到了村里的一些问题,如干部队伍较弱,村卫生、教育等工作比较滞后。袁博充分发挥自己处理机关党务工作的优势,逐个与村支两委干部谈心,把大家团结起来,并牵头制定实施《村干部考核管理办法》,引导干部共同担责。
袁博在走访村小学时,眼前破旧的学校让她揪心。她又协调多方资源,向学校捐赠了40多万元物资,包括平整操场、新增教育教学设施等,让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我来自医院,但扶贫工作却要全面推进,尤其是教育,这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有效的方式。”袁博说,只有让更多孩子接受教育,才能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一年多时间,袁博先后送了44名孩子到省城职校学习,还牵线搭桥找爱心人士和亲朋好友对贫困学生给予帮扶。
此外,村卫生室也新增了医疗设备,并选派村医到县医院跟岗学习。她还多次协调村民到省里就医,开展健康帮扶。这一切让不少村民感动。“多亏了袁书记,我才确诊病情,通过治疗后身体好转。”村民文忠说,几十年来自己一直都没法自主生活,现在生活可以自理了。
在帮扶期间,袁博一心扑在村里,却顾不上省城的家。作为独生女儿,母亲生病住院,她中途只回去探望过一次。而她自己也在去年底被查出甲状腺癌,在接受手术后的一周内,躺在家休息的她还挂念着遭受火灾的村民,即使那时不能说话,她仍通过微信打字协调村里的工作。
聊到这些,袁博感慨地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更多村民,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
高寒山区,有花绽放,那一朵朵娇艳的索玛花顽强生长,正如扎根乌蒙彝乡的扶贫干部,坚毅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