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辽宁省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现场,关妮妮在动情演讲。背景的大屏幕正播放纪录片中金锦华一家祭扫志愿军烈士的画面。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辽宁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决赛现场,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关妮妮讲述的故事《我一定要找到你》,让台下评委悄悄拭泪——一个“固执”的导演,用镜头记录“不该忘却的记忆”,为保家卫国埋骨异乡的烈士后人了却心愿,浓浓的家国情怀直抵人心……
“69年前,有一个小伙子,从丹东告别了祖国,再也没有回来,他留下的音信只有这本日记。日记里,完整地记录了他在朝鲜战场的每一天。
“四年前,三个杭州人,带着这本日记,来到了丹东,他们要渡过鸭绿江,去寻找分别了半个多世纪的父亲。”
……
8月30日,在沈阳,辽宁省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现场,倒数第二个上场的,是预赛第一名的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关妮妮,她演讲的题目是《我一定要找到你》。
“六十多年过去了,终于有了父亲的消息——‘金国坤’,这三个字,就刻在朝鲜安州烈士陵园的英烈墙上……
“据抗美援朝纪念馆记录,有183108名中国军人牺牲在朝鲜战场。18万人啊,背后就是18多万个家庭失去了亲人,也正是这18多万人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
台上关妮妮动情讲述,台下评委悄悄拭泪。
作为纪录片《朝鲜寻亲》的后期编辑,关妮妮清晰地记得,大家曾无数次地对着镜头数英烈墙上的那些名字,一个、两个,一千个、五千个……因为,她深知,在丹东,在这座被誉为“抗美援朝的英雄城市”里,关于志愿军的记忆,早已浸入每一名丹东人的血脉,融入70岁人民共和国的记忆当中。
她更理解,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时,导演顾德岩坚定甚至“固执”地随团自费前往朝鲜,协助金家人踏上“寻亲之路”。因为,在丹东,在每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视野里,他们有责任,更有义务,用镜头为70岁的人民共和国记录这些“不该忘却的记忆”。
在演讲现场,在纪录片《朝鲜寻亲》的画面中,金国坤的家人们终于在朝鲜安州烈士陵园里找到了父亲的名字,72岁的儿子金锦华含泪诉说,“亲爱的爸爸,我们一直惦记着您,您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亲爱的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们,你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祖国强大了,祖国没有忘记你们,我们永远怀念你们。”
未了心愿
“1951年11月11日 晴
今天我照旧地去站内巡查线路和轨道,无意间抬头望见天上的明月。坐在钢轨上,回忆起在家时,孩子们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曲时,我不由地哑声失笑,也好像回到了可爱的家庭。正在高兴时,忽然海炮打来,落在我的身边,我连忙俯身躲避,身上落下了许多被炮弹打来的泥土,事后我去察看炮弹坑时,谁知离我坐处只隔两三丈远,真是危险极了,也打断了我的回忆。”
这是纪录片《朝鲜寻亲》中,金国坤的小女儿、67岁的金小华诵读父亲日记的一段动人画面。
父亲奔赴朝鲜战场时,金小华还没有出生。但她从小就知道,父亲给她起的名字叫“争和”,取“争取和平”之意。懂事后,她曾试图改名叫“金达莱”,她觉得这样就可以和父亲靠得更近一些。在她漫长的记忆里,父亲是家中相框里那张帅气英俊的面庞,更是那个活在日记里的真实的“英雄父亲”。
金小华永远忘不了,那年哥哥拿出了几本封面早已陈旧的笔记本,里面写满密密麻麻的文字,哥哥说“这是爸爸的日记”,当成宝贝一样珍藏,还花了很久时间进行修复整理并打印成册。
在金国坤的日记中,他记录头顶上美军飞机扔来的炸弹,记录坑道里煮面做饭的场景,记录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也记录与朝鲜人民的联欢活动。金小华说,“父亲多才多艺,会弹钢琴,还在朝鲜的小学里给孩子们当校外辅导员。”
1953年,获悉父亲牺牲时,大哥金锦华只有5岁。作为烈士的后代,他更多的感受是母亲的不易。1968年,中专毕业后,金锦华被组织分配到兰州工作,直到1973年调回杭州。此时,母亲王爱云才将自己保存多年的丈夫的遗物转交给金锦华,其中就有被视为“传家宝”的金国坤的日记,并向儿子提出要求,“去看看你爸爸”。
为了让母亲了却心愿,金锦华找了很多部门,也托了多方关系,迫于当时的情况,王爱云想去朝鲜“看看丈夫”的心愿始终未了,直至1981年去世。
再后来,金锦华仍在四处打听,但成行概率很小。
几年前,单位组织参观复馆不久的杭州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抗美援朝”篇章中,金锦华听到讲解员念到父亲的名字:
“金国坤(1922-1953)又名培忠,原籍镇海县,移居杭州市。1951年9月参加抗美援朝,在中国人民志愿军897部队一小队任助理转运员,连续荣获集体三等功、个人三等功及表扬一次,后被提升为转运员,1953年5月6日在安边车站光荣殉职。”
那一刻除了激动,更坚定了金锦华要“寻找父亲”的决心。
鉴于复杂的形势,他想到了浙江大学的留学生院,“去碰碰运气,万一有朝鲜留学生愿意帮忙呢?”
果然,当一名朝鲜留学生听说了金锦华的情况后,立刻答应要利用暑假回国的机会“替他寻找”。不久,这名留学生从朝鲜归来,非常兴奋,他给金锦华“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也带了一个坏消息。”
原来,为了“替他寻找”,这名留学生从平壤到安州,又从安州寻到“烈士陵园”,“那是一段很偏僻的道路,非常不好走。”金锦华说,这个过程也让他深深地感受到了中朝人民之间那种深厚情谊。
好消息是在陵园的英烈墙上有“金国坤”的名字。坏消息,是曾经在遗物里记录的墓地照片显示,金国坤在安州车站旁的独立墓地,已被改为合葬墓地。
“不管怎样,墓地总算找到了。”金锦华说。
为了能尽快赴朝“寻亲”扫墓,金锦华决定去父亲当年“跨过鸭绿江”的地方试一试。2015年8月,兄妹三人来到丹东,经过多方打听,却被告知目前没有相关路线,无法入朝。那一次,他们只能流着眼泪隔江祭拜。
就在此时,丹东广播电视台的导演顾德岩在一次无意的聊天中,从旅行社的朋友那里听说了“金家”兄妹赴朝“寻亲”的故事。“丹东人有志愿军的情结,更因为媒体人的原因。”顾德岩决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他们。
经过一次次地与外事和民政部门沟通,与丹东的各大旅行社协调,2017年5月,终于传来好消息:朝方同意,专门为金国坤家属开辟一条志愿军亲属扫墓专线。
赴朝寻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2017年8月,金锦华及家人一行6人终于跨过了鸭绿江大桥,那座至今依然能清晰看见弹痕残孔的铁架桥。纪录片中,一家人都很兴奋,在行进的中巴车里高唱起《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踏上了朝鲜的土地。
凭借着对新闻的敏锐洞察,顾德岩提前申请了年假,拿起相机准备跟随“朝鲜寻亲”的这一家人,用纪实的视角记录下了在那里可能发生的一幕幕动人故事。
按照金家的要求和朝鲜方面的安排,金锦华提出按照当年金国坤日记中的行进线路,此行除了寻找祭扫自己的父亲,也要追寻父亲当年的足迹,去祭扫能寻找的所有志愿军烈士。
“金家人非常有心。”顾德岩说。
他清楚地记得,金锦华一家不仅从国内带来了祭品和鲜花,当晚在下榻的酒店,一家人用餐巾纸制作白色纸花的画面令人感动。
第二天一大早,在位于平壤以东约100公里的朝鲜桧仓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金锦华与家人拉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亲属赴朝代表团”的横幅。这里是朝鲜几十个志愿军烈士陵园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就驻扎在这里。在烈士陵园第三层的墓地里,包括毛岸英在内的134名烈士长眠于此。
纪录片里,低沉的乐曲中,镜头扫过英烈墙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座坟冢、石碑,以及墓旁的东北黑松。一家人来到碑前,为英烈们献上鲜花,鞠躬致敬。
“尽管我的父亲不在这里,但安息在这里的先烈们都是我们的亲人。凡是能走到的地方,知道的地方,我们都会去看望你们,为你们献上一束鲜花,表达我们的思念之情。”金锦华说,“因为,所有的志愿军烈士都是我们的亲人。”
据史料记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不少铁路工人积极报名,奔赴前线,他们大多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897部队序列,成为志愿军铁道兵团的主要力量,直接参与朝鲜铁路各站段的运输和管理工作,与朝鲜铁路工人并肩战斗。
在烽火连天的朝鲜战场上,援朝铁路职工发扬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精神,在敌机的狂轰滥炸下,抢修线路桥梁,抢运兵员弹药,确保通信无阻。及时地把部队和军事物资运到前线,构筑了一条“打不垮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创造了现代战争中军事运输的奇迹。
安州志愿军烈士陵园就是为纪念铁路运输战线上光荣牺牲的1156名烈士而修建的,曾在杭州铁路分局工作的金国坤就安葬在这里。
纪录片中,当镜头定格在安州志愿军烈士陵园“钢轨”造型的纪念碑上时,金锦华早已情不自禁。“爸爸,我们终于找到你了。我和家人一直都很惦记你,妈妈临终前还在努力要到朝鲜来找到你。”
摆上祭品、燃上香烛,60多年过去了,金锦华一家终于可以用中国人最传统的祭扫方式告慰先父。
洒上一壶西湖水,培上一把家乡土。雨越下越大,打在他们的脸上、身上,打在撑开的雨伞上,发出砰砰的响声,和着泪水、伴着诉说,一旁默默记录的顾德岩只记得自己如鲠在喉,镜头下的一幕幕,早已被自己的泪水淹没。
英雄情结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伴随着电影《上甘岭》中《我的祖国》的悠扬乐曲,一本早已泛黄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烈士永垂不朽——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纪念画册》在纪录片里被一页页翻开,这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在1958年10月编辑出版的。在这本画册中,详细记录了桧仓、云山、价川、长津湖、开城、上甘岭、金城等在朝鲜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
“这是我母亲留下的。”顾德岩说,抗美援朝时期,父亲作为志愿军战士曾深入朝鲜敌后做了大量的情报工作,同为志愿军的母亲始终坚守在丹东的抗美援朝一线。
作为志愿军的后代,有“抗美援朝情结”的顾德岩,拍了许多与志愿军有关的电视片。一来二去中,除了记录了不少志愿军老兵,更结识了不少业内同好。
原八一电影制片厂、国家一级导演黄宝善老人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曾在抗美援朝时期担任过战地记者,参与拍摄纪录片《钢铁运输线》《救死扶伤的英雄》,故事片《长空比翼》等多部抗美援朝题材作品的老人,曾两次进入朝鲜战场,拍摄了大量珍贵的史料镜头,更目睹了战友为保护摄影机被美军轰炸机袭击牺牲的全过程。当他得知顾德岩正在拍摄的纪录片时,立刻无偿为他提供了《钢铁运输线》中无比珍贵的历史镜头。
敌机的轰炸、飞驰的火车、抢修的桥梁……大量的史实镜头,以及金国坤写了近三年的“战地日记”……当史料越来越丰富时,即便是沉寂了一段时间,但“金家人的故事”仍像一个待完成的使命,让顾德岩牵挂着。
一名新闻记者的英雄情结,便成了一个媒体团队的责任和担当。
第二年初春,顾德岩与丹东广播电视台社教文艺部主任李杰同往广州采访。归途,两人与金锦华取得联系,他们想补拍出《朝鲜寻亲》的完整故事。
于是,三人在杭州找到了当年与金国坤一起前往朝鲜战场的战友、91岁的胡有庭。
“因为安边离海岸蛮近的,离海边二三十海里的地方就是美国军卡,白天不能动,一动美军就知道了,都是晚上行动。老金就是在晚上照明时牺牲的。”纪录片中,满头白发的胡有庭讲述了金国坤的牺牲过程。
作为安边车站的转运员,金国坤负责向每一趟经过的列车发出通过的安全信号。那个夜晚,为了不被美军发现,当听到列车声音时,他像往常一样将藏在棉大衣里的手持信号灯取出,向迎面而来的列车发出安全通过的信号。然而,那一刻,巨大的气流将金国坤飞扬的大衣一角带进了疾驰的车轮……
“他穿了一件棉大衣,纽扣不牢,车速快,把他的棉大衣给带过去了。”老人用干枯的大手抹了一把眼泪,声音嘶哑地讲完,“听到消息后我们大家都蛮悲伤的。”接着,老人摇了摇头,便陷入久久的沉默,双唇不停地不停地颤抖,仿佛仍有更多的话语要去诉说。
纪录片中,一张印有“中国铁路工会杭州乘务室支会第三次支朝同志留影”的老照片,是1951年金国坤、胡有庭等7人换下制服,穿上军装,奔赴朝鲜前的一张合影,左一的胡有庭稚气未脱,在他身后,左二的金国坤英俊潇洒。
1953年,金国坤牺牲时只有31岁。
“这是大同江的水、这是爸爸墓地的泥土,妈妈,你终于和爸爸在一起了。”画面中,在那个微寒的春天,金小华和哥嫂一起来到杭州龙井村的狮峰山,来到母亲王爱云的墓前,同样洒上一壶水,再培上一把土,兄妹们终于帮母亲了结了心愿。
踏遍青山
“看着这些画面,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他也是一位志愿军老兵。爷爷总是跟我念叨着,就剩我了,就剩我了,爷爷说,他是踏着战友的血迹回来的。
“我曾经采访过丹东的一个朝鲜族村,当年整个村子里的男人都去参加抗美援朝,无一人生还。
“我记得我还采访过叫援朝的爷爷,也采访过叫抗美的奶奶。
“……”
在那场“好记者讲好故事”的演讲比赛中,关妮妮的讲述感动了全场的观众,最终以最高分获得第一名。
她告诉大家,“我们拍摄的《朝鲜寻亲》是一部永远没有结尾的电视片,因为金家兄妹的寻找还在继续,从朝鲜回来以后,他们已经为五位志愿军烈士亲属找到了亲人。”
作为国内媒体近些年第一次完整地拍摄朝鲜境内志愿军烈士陵园的纪录片,《朝鲜寻亲》的寻找也并未结束。顾德岩说,“我们把去过的每一处烈士陵园,所有的志愿军烈士名单都拍摄下来了,作为寻亲线索提供给烈士的亲属们。”
采访中得知,我国每年都会拨专款,派专人,维护朝鲜境内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顾德岩说,就是要用这样的方式告慰烈士们,“虽然你们身处异国,但是祖国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如今,丹东的记者团队,已经联合各大媒体,为100多名志愿军烈士找到了亲人。
在顾德岩看来,不懈地寻找,是丹东媒体人的情怀,更是一份使命和担当,“因为,在丹东,每一个人都跟志愿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刚刚,李杰和顾德岩还在回味此前的采访,下一步的拍摄计划正在草拟。“这又是一个丹东英雄家庭的故事,他的爸爸是战斗英雄,母亲原来是韩国国籍后加入中国籍的女英雄,直到去世都没有再回去。”
如今,金锦华也很忙,除了准备再去朝鲜为父亲、为千千万万的志愿军烈士祭扫,也忙着为更多的烈士亲属们寻找。“开始觉得蛮容易的,后来发现困难重重。有时候因为一个名字的偏旁、笔画就要寻找很久。”金锦华说,“虽然父亲离我们而去,但他是我们这辈子最大的,也是唯一的精神支柱。”
在演讲比赛的舞台上,关妮妮最后讲道,“我们和我们后来的人,将继续寻找。我一定要找到你,踏遍青山找到为国捐躯的那累累忠骨,找到亲人和共和国70年的英雄记忆,也找到新闻人践行使命的那份初心。”记者于力、强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