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28日电 题:以奋斗划桨 向梦想前行——“宣言”系列署名文章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新华社连续播发“宣言”系列署名文章《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引发各界热烈反响。
广大干部群众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出了一条彪炳史册的人间正道。踏上新征程,以梦想为岸、以团结作帆、以奋斗划桨,向着美好的明天砥砺前行。
人民出版社政治编辑一部主任张振明表示,新中国70年巨变,有其内在的道路、理论、制度和精神逻辑。“宣言”三论,着眼历史、现实和未来,深刻揭示了新中国巨变的内在逻辑。“文章深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人间正道,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深情展望承载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下一个70年,激励我们不忘初心和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影响力日益彰显。正如“宣言”所言,一路走来,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南开大学药学院教授陈悦感叹道:“文章让我想起我和父亲的求学路。我老家在湖南涟源湄江,城里人说是山沟沟里的山沟沟。父亲年少去长沙求学,150多公里因为没有公路得走三天三夜。1990年,我去长沙上学,赶火车一天能到,但车厢挤满了人,身上又脏又臭。如今,通了高速和高铁,1个多小时就到了,一路舒舒服服。”天堑变通途,两代人的求学路,成为70年巨变的生动缩影。
准备在首都北京欢度国庆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42期民主党派干部培训班学员、民进云南省丽江市支部主委李渝丽说,作为一名纳西族同胞,为能够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倍感光荣。“展望中华民族的光明前景,我们充满信心与豪情,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起中华各族儿女的磅礴力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将实现。”
雄关漫道真如铁,跨越雄关,是因为我们有比铁还硬的精神,有志不改、道不变的坚定,有大公无私、坚强勇毅的领路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天山区政协委员蔺忠儒对此深有感触。“我亲眼见证了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切身体会到党和政府对我们无私的关怀帮助。‘喝水不忘挖井人’,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得益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
拨开历史的浓雾,“宣言”揭示70年发展成就最大秘诀,就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文化教研部副教授李勇刚认为,“宣言”系列文章,既有今昔对比的事实依据,又有中西比较的文明视野,更有熔铸古今的历史深度。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未来,中华民族必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充分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独特贡献。
回望过去,峥嵘岁月历历在目,辉煌成就来之不易;面向未来,伟大梦想发出召唤,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
天津和平区新兴街朝阳里社区党委书记苗苗说,祖国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奉献与奋斗。“作为一名天天与群众打交道的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在提供精细化服务上持续用力,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霍勇说:“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要用嘹亮的歌声讴歌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新担当。我也会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去激励斗志、振奋精神,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宣言”指出,唯有扎根中国大地,抓住每一个今天,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唯有发扬斗争精神,练就斗争本领,保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永远奋斗的精气神,才能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关防乡党政办主任、后池村包村干部李亮斌通过“学习强国”第一时间阅读了文章,感到“兴奋、激动,精神为之一振”。3年多来,这个“85后”与村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见证了后池从“穷山沟”到“明星村”的转型。“我坚定了信心,要在广阔的农村扎根生长、继续奋斗,尽心尽力办好村里的每一件事情,将个人奋斗融入乡村振兴和国家发展。”
正在雄安新区参与智慧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员工卫仲江说:“雄安新区从成立以来就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来这一年多,我亲眼见证了从规划到实施的推进,见证了塔吊林立、热火朝天的景象。我会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建设雄安新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标杆添砖加瓦。”
网友董思的留言代表了广大网民的心声:“我是幸运的,赶上了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将与祖国共奋进,让青春的激情与脚步踏出新时代的节拍。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