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恒昌(中)。 新华社发
自1949年4月28日建组至今,“马恒昌小组”已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他们曾以第一个试行班组民主管理分工、第一个组织工人技术研究会倡导班组技术革新、第一个倡议开展全国劳动竞赛、第一个制定和完善班组管理制度、第一个实行岗位责任制而享誉全国工业战线,被誉为“中国班组建设的摇篮”,成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1949年春,沈阳第五机械厂一个小组的工人们带头向全厂职工倡议开展红五月劳动竞赛,并以优异的成绩于1949年4月28日获得“生产竞赛模范班”的红旗。在授旗会上,这个组被正式命名为“马恒昌小组”,马恒昌任组长。
1950年9月,第一次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有464人,马恒昌就在其中。会上,马恒昌代表小组向代表们介绍了民主管理和开展劳动竞赛的经验,受到代表们的一致欢迎。会上,马恒昌小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小组——“生产战线上的模范”,马恒昌本人成为开国劳模。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取得了节节胜利,马恒昌深受鼓舞,决心为抗美援朝作出更大贡献。他们小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倡议,得到了全国1.8万个班组、300多万名职工的积极响应。这一年,小组提前两个半月完成国家任务,创造了69项新纪录,产品质量合格率为99.61%。这个倡议当时被称为“马恒昌小组运动”,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近30年中,马恒昌小组以金属加工技术精湛著称。他在中国首先提出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做企业主人”的理念,依靠“劳动竞赛、民主管理、技术革新”三大法宝,开创了中国工业企业班组建设的先河。他创造了班组长工作“五在前”,关心组员“五必访”,思想工作“六坚持”等一整套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带领小组先后实现革新成果1174项,实施先进技术151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02项。(记者 马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