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聂晨静)“从当前试点情况看,高校在录取过程中对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力度仍不够。”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近日就民进中央《关于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提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落地,关键是让高校发挥更重要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孙惠玲接受记者采访。
2014年上海、浙江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第一批试点,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生高考成绩“两依据一参考”的“参考”部分。然而试点推行近5年来,综合素质评价既没有发挥高考录取的参考功能,也未能在基础教育领域促进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
民进中央提案指出,这主要是由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机制不完善。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由行政部门主导、高中学校具体实施、大学实质性参与不足,结果缺乏公信力,学校间、区域间可比性低。
高校抱怨其“没法用”,高中吐槽其“没有用”。针对这一问题,民进中央建议以省为主制定统一的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各省出台实施细则,增强横向可比性;完善政策执行的高中高校联动机制,选择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创设公开透明的制度环境,提升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公信力。
“关键是让高校在其中发挥更重要作用。”孙惠玲表示,具体而言,要打消高校的顾虑,控制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高招录取“硬挂钩”后可能带给高校的风险,教育行政部门应对高校作出的录取决定充分信任。对于如何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孙惠玲认为,要建立信息平台,坚持公开透明,秉持“高中学校真实客观记录、高校招生录取参考使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