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王翰林 摄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李函林)“未来将围绕空间站的建设运营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广泛吸纳合作伙伴。”全国政协委员杨利伟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我国载人航天正在积极推进创新发展,以建设航天强国为目标,探索建立面向市场开放、助力产业发展、富于活力效益的空间站运营管理模式。
发挥综合效益为人类航天探索作出中国贡献
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中第三步的任务目标。
杨利伟表示,今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目前空间站核心舱和执行发射任务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正在抓紧研制生产,将于年底进行发射场合练和首飞任务准备工作。同时,执行空间站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也在按计划抓紧选拔训练,核心舱载荷正积极开展初样阶段研制,其他系统都在按工程总体计划安排抓紧各项工作准备。
与此同时,中国载人航天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杨利伟介绍,去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联合国外空司联合发布围绕中国空间站开展科学实验第一批合作项目机会公告后,共收到来自27个国家的42份项目申请,涉及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空间生命科学、地球科学等9个领域,其中18个项目建议书已通过初步审查。
杨利伟说,未来将围绕空间站的建设运营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渠道,广泛吸纳合作伙伴,务实推动国际合作,发挥载人航天综合效益,打造“包容创新式载人空间站”,为人类航天探索作出中国贡献。
探索面向市场的空间站运营管理模式
载人航天是一项极具探索性和开拓性的人类活动,创新发展是其本质属性和永恒主题。当地时间3月2日,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公司研发的载人航天飞船龙飞船发射升空,成为第一架用于商业用途的载人航天飞船。
杨利伟认为,当前一些国际领先的创新企业在航天科技和管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赞叹的开创性成果,不仅实现了科技和管理上的创新,同时也体现了创新精神、创新执着和创新激情,值得借鉴学习。
他表示,中国载人航天也在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别是以建设航天强国为目标,学习了解国内外商业航天发展模式,研究提出我国载人航天应用工程、商业航天先行试点工作,探索建立面向市场、助力产业发展、富于活力效益的空间站运营管理模式。同时,杨利伟还表示,希望我国不同领域的国企或民企,能够更多关注和加入中国的航天发展中。
新工作机制对第三批航天员提出更高要求
随着我国空间站飞行任务即将拉开序幕,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也在展开。杨利伟说,自己目前主要从事国家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希望将以往的飞行经验和工作经历应用到这项工作中,为我国挑选出更多更优秀的航天员。
杨利伟说,航天员选拔标准严格,除了具有勇于探索和奉献精神外,还应满足优秀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理论基础和熟练操作飞船的技能等标准。相对于前两次选拔,第三批航天员扩大了选拔范围,培养方向也更加多元化。
在选拔范围上,除了继续从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外,还将许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纳入选拔范围。在培养方向上,第三批航天员的选拔还要着眼空间站任务阶段的使命要求,选拔培养一批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
杨利伟说,中国载人航天不仅要对航天员的航天飞行指标要求进行考核,还要对他们的专业、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衡量和培训,确保能够更加有效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好空间站工程综合应用效益。
“在空间站上有大量的实验需要做,因此现在对航天员的知识结构要求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今后的载人飞行要采用每3个月甚至每半年一轮换的新工作机制,对航天员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专业理论基础会有更高要求。”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