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8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8日举行记者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记者会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海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中国近年来坚持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彰显了中国智慧和担当。
着眼人类未来 践行合作共赢理念
70年来,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外交一系列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2018年,中央外事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指导地位,这是新中国外交理论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成果,为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探索解决世界上的复杂问题指明了方向。
美国《全球策略信息》杂志社华盛顿分社社长威廉·琼斯认为,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各国搭建了合作桥梁,推动以协商交流的方式解决分歧,助力各方最终实现共赢目标。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这一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
俄罗斯“莫斯科之声”广播电台国际部前副主任泽连科夫表示,中国“坚持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完善互联互通网络”“坚持深化伙伴关系”,这些政策和倡议都体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包含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里。“中国的这些主张为国际社会提供了全新选择,因而具有强大吸引力。”
巴基斯坦中巴经济走廊能力建设中心副主任亚西尔·马苏德表示,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正在为国际关系赋予新意义和新内涵。
德国联邦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彼得·比斯特龙说,在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经济上相互关联,在彼此尊重和实现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深化合作非常重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回答了世界应该采取何种态度和方法应对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各种挑战。
深耕“一带一路” 共享全球发展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成果属于世界。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将于4月下旬在北京举办。中国期待同各方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合作大计。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务实合作、维护世界和平。”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对于即将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充满期待。他认为,合作将成为此次论坛的重要议题,多国政要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共商共建美好未来。
塞内加尔达喀尔大学历史学教授马马杜·法尔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包括塞内加尔在内的非洲国家提供了先进的基础设施,帮助其再次融入全球经济。
比利时布鲁日欧洲学院欧中研究中心主任门镜指出,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下,中欧班列越来越多,大幅减少了货物运输的成本。“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欧围绕‘一带一路’合作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双方需抓住机遇,共同发展。”
白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下属的中白发展分析中心主任谢尔巴科夫表示,“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推动多边主义、稳定国际关系并增强地区安全。目前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这一倡议,表明中国提出的国际合作新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也表明这一基于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机制符合全球需要。
坚持多边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发展
近年来,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如何坚持和维护多边主义,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注的话题。
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国际关系系主任毛里西奥·桑托罗说,近年来中国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倡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一带一路”等成为全球合作典范,对国际秩序产生了积极影响。
韩国成均馆大学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认为,近年来,中国在通过多边主义途径解决国际问题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国际经济学学者盖里雄·伊基亚拉指出,在当今民粹主义、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理念和举措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他赞赏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秉承与参与国协商合作的态度。
埃及中国商会秘书长迪亚·希勒米认为,当今世界多极化不断发展,中国在促进各国文化交流、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中国继续在全球治理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我相信,世界的发展与和平离不开中国”。(参与记者:刘晨、朱东阳、胡友松、栾海、杨臻、任珂、徐永春、应强、邢建桥、潘革平、魏忠杰、李佳、陈威华、赵焱、陆睿、田明、刘天、吴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