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2日电(王亮)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创造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文明建设奇迹。在此基础上,朔州市如何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全国人大代表、朔州市委书记陈振亮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表示,作为右玉精神的发源地,朔州市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
新华网: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近年来朔州将生态文明放在了什么位置?
陈振亮:保护生态环境既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一年来,我们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朔州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稳煤促新”战略,注重在战略规划上坚持生态优先、产业选择上突出生态为基、发展理念上严守生态红线、目标取向上改善生态民生,大力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六大工程”,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奋力建设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塞上绿洲、美丽朔州。
朔州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新华网: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污染防治的重点,也是老百姓关注的焦点。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如何让朔州“山清水秀”?
陈振亮:朔州市始终把污染防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逐步走出了一条资源型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子。
2018年以来,朔州市启动了以全域绿化为目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工程。2018年全市完成营造林33.48万亩,超出省定任务228.6%,怀仁市、右玉县将分别在2019、2020年实现全域绿化,到2025年全市宜林荒山将实现基本绿化,打造“朔州绿”品牌。
桑干河是朔州的母亲河,也是永定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区和绿色生态屏障,对于推动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现京津冀在生态领域协同发展至关重要。2018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桑干河清河行动为重点的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节约利用工程。朔州市坚持以“浚河、控污、固堤、绿岸、增水、兴业”为基本思路,按照“突击一个月、攻坚一百天、决战2018年、巩固提升至2020年”要求,全年累计清理淤泥256.7万方、黑臭水体44.3万方、垃圾170.7万方、煤矸石30.1万方、违建175处,排查入河排污口81处、企业排污口82处,桑干河及其支流主要控制断面及入河排污口水质明显改善。
同时,我们还推进以采煤沉陷区、露天开采区、山体裸露区“三区”治理为重点的大规模复垦工程,实施以打造宜居环境为目标的城乡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和城镇集中供热“三集中”工程,建设以工业固废、畜禽养殖废弃物、农作物秸秆“三废”为重点的废弃物综合利用工程,推动以“控煤、治污、管车、降尘”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程。
一年来,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环境违法案件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全年共查处环境违法行为329起,环保问责6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0人。
朔州市国、省考水断面全面达标,空气综合指数和PM2.5降幅均居全省第二,二级以上空气优良天数237天,未发生重污染天气。
新华网:从不毛之地到塞上绿洲,右玉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带着百姓植树造林,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奇迹。请问现在的右玉,在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方面有什么新成果?
陈振亮:朔州是右玉精神的发祥地,右玉精神是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一面旗帜。学习弘扬右玉精神,是我们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
2018年以来,我们先后制定实施支持推动右玉高质量发展“30条”,编制完成右玉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接续奋斗生态绿化为轴线,联合摄制的《右玉和她的县委书记们》在央视一套热播。
右玉这个曾经沙化十分严重的地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交出了生态系统修复、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两份时代答卷”。2018年全县二级以上空气优良天数达到295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51、同比下降13.9%;国定贫困县正式摘帽,全县实现整体脱贫,人均GDP超过省、市平均水平,初步实现山川“绿起来”、人民“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