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甘孜,大渡河畔巍峨群山间的色龙村只有38户人家、147人。这里蓝天白云,风景如画。一条穿山隧道将这个原本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带入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
这里是南疆四地州,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近五年来,新疆231.47万人摆脱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9.4%降至6.1%。同期,南疆四地州实现188.95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9.1%降至10.9%。
“明天,你好!”四个红漆大字醒目地书写在四川凉山彝族青年博立史布家老屋的门上。这几年,在外读书的博立史布每次放假回家,都能看到村里的新变化。这个内向的年轻人,忍不住将内心的喜悦写在了门上。
在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金明街办城北社区的就业扶贫工厂内,今年61岁的贫困户侯卫蓝,熟练又稳健地在红纸上游走着剪刀,不一会儿,一幅形象生动的工艺剪纸艺术作品就跃然眼前。
在不少南疆群众的记忆中,过去无论出门还是赶巴扎,人人都会骑毛驴或赶驴车。如今他们留意到,乡村里已很少见到毛驴,反而多出了一座座停车场。
“只要努力奋斗,一只手也能撑起一片天。”广西博白县桂源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入源这样说。
第一次“邂逅”半夏时,吴均平从没想过,这种长在旱地上的“杂草”会改变自己和家乡的贫困命运。
2019年底,贵州完成188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如今,依靠内生力量成长起来的“陈小鸽”,已发展成“兴宁鸽”,成为脱贫攻坚的产业担当。